第198页

“臣闻士大夫公议于朝,私议于巷:翰林学士程敏政假手文场,甘心市井,士子初场未入而《论语》题已传诵于外,二场未入而表题又传诵于外,三场未入而策之第三、四问又传诵于外。江阴县举人徐经、苏州府举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夺其魄,或先以此题骄于众,或先以此题问于人……”1

奏本念罢,殿中人鸦雀无声,都低垂着脑袋,生怕万岁爷点到自己的名字。

朱祐樘捏着奏本一角,轻轻敲打御案,似乎在思索什么。

奏本磕在御案上,响动很轻,可殿中的一片死寂却将这点儿响动无端放大了好几倍,像是敲打在臣子的心上一般。

许久许久,朱祐樘方才将这奏本搁下,眯了眯眼:“程敏政,你有何话说。”

程敏政本就是一身的冷汗,此时听见万岁爷点名,更是腿一软,站也站不住,瘫跪在地上。

“臣……臣……请万岁爷明察。”

朱祐樘冷眼看他,而后将目光移开,扫过在场众人,问:“诸位可有想说的?”

无人敢应。

朱祐樘抿了抿唇,道:“既然如此,牟斌。”

立在万岁爷身侧的锦衣卫指挥使连忙站出来答应:“臣在。”

“将翰林院学士程敏政、江阴县举人徐经、苏州府举人唐寅通通看管起来,严查此事首尾。”

“臣领旨。”

朱祐樘又道:“另,场中朱卷,凡经程敏政看者,许主考大学士李东阳与五经同考官重加翻阅,公焉去取,俾天下士就试于京师者,咸知有司之公。”2

“行了,就先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