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什么玩意儿?”问话人小声嘀咕了两句。

唐寅听见,嗤笑道:“等着瞧罢,三日之后传胪大典,我唐某人必定是头名。”

这等狂言,不说百姓为之侧目,连往来巡查的金吾卫都忍不住多看了唐寅一眼。

好一个狂生,说话竟然这么大的口气,莫不是题太难,考疯了罢?

日暮西山,钟鼓声响起,最后一位考生的答卷被收卷官收起,持续了整整一日的殿试正式结束。

一众考生依次通过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最后从大明门底下鱼贯而出。

嫌考生多,被挤着难受,王守仁特意在金水桥边停了一会儿,赏了赏景,方才优哉游哉往大明门走。

守在大明门良久的王华好不容易瞧见儿子的踪影,气不打一处来:“你是王八怎么的?爬也该爬出来了。”

王守仁嬉皮笑脸:“爹,我是王八,你是什么?”

“去去去。”王华嫌弃道,“要不是三日后有传胪大典,老子非打你不可。”

父子两个上了马车,王华问:“这次策论考得什么?难不难。”

“挺难的。”王守仁道,“尤其是最后一道策问题,是这样的。”

他回忆了一下,将策问题目完完整整,一口气背了出来。

“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之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心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世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人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1

王守仁得意道:“爹,你儿子记性好吧?”

王华没搭理他,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