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张羡龄将手炉捧在手中,手炉中除了银霜炭还加了一粒香料,清香袅袅,有安神之功效。

“倒也不能完全不管,不然要是我这心血给闹没了,更怄气。”

她凝神想了一会儿,与梅香附耳说了好些话。

梅香听完,应声道:“娘娘放心,我一定把消息传下去。”

张羡龄微一颔首:“这事也急不得,没个数年的功夫,还真难搞定。对了,周姑姑今日可好些。”

周姑姑年事已高,到了冬日,寒风一吹,身子骨更受不住,三日前下坤宁宫月台时,不慎跌了一跤,便告了病假,在直房修养。

“女医开了药,吃了几剂,周姑姑精神也好了些。”梅香禀报,“早上我去看她,她老人家能吃半个馒头了,不像前两天,只能喝粥。”

张羡龄道:“库房里还有好些燕窝没吃呢,你问问女医,若是周姑姑能吃燕窝,便挑好的熬给她吃。”

“记着了。”

梅香正答应着,忽见秋菊走过来,停在暖帘下。

“娘娘,膳房已经备好膳了,是否传膳?”

“可以。”

秋菊便去张罗传膳之事,梅香也陪在一旁伺候。

今日午膳之中,最为瞩目的一品菜是清水打边炉,这是中宫娘娘亲自说了做法,吩咐坤宁宫膳食做的。看着和京中时兴的黄铜涮羊肉火锅有些类似,但也有所区别。所谓清水打边炉,顾名思义,就是一锅清水置于炉上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