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页

所以顾莫杰在这个问题上只相信任老的意见。

“互联网卫星,目前来看是个大坑。我也不说这东西行不行,就给你个数据,你自己判断。”

顾莫杰约任老到江南会喝茶谈事儿的时候,任老就是这么说的。

“打个比方,我要是说互联网卫星肯定赔,那也是不对的。但是这个东西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除非扎克伯格选择用卫星把全地球的互联网需求都铺满,否则在此之前他肯定只能选择某些地理位置提供互联网服务——据我所知,好像是卫星轨道问题。”

任老内行的是通讯,对于“卫星”这个属性,他也不是很懂,所以只是略微提了一嘴。

但是顾莫杰自己懂这些常识。

因为他投资过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当年为什么要比gs系统多3颗前期定位星?这个道理和今天扎克伯格与埃隆马斯克的互联网卫星服务区选址,是相同的。

“这事儿我知道,因为如果互联网卫星要固定为某一区域提供网络服务的话,那它就必须在靠近赤道的近似静止轨道上运行。否则在低轨道上的卫星,两三个钟头就绕地球转一圈,半小时前还在欧洲上空,一会儿又到非洲上空,还怎么提供网络服务。只有类似于北斗导航的3颗前期导航星那样的‘近似纬度静止中轨道’,在相对固定的纬度上绕8字轨迹,才能提供局部网络服务。”

顾莫杰的话外行人一般听不懂,但是如果只翻译结论的话,就容易理解了:

扎克伯格和埃隆马斯克说的那玩意儿,只能服务于低纬度、赤道附近的国家。

拿出世界地图看看,满足这一条的只有东南亚、印度南部、中非洲,以及南美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这些地方。

所以扎克伯格的第一期试点才选择了中非东部的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作为试验田。那都是物理规律决定的。

任老点点头,表示就是顾莫杰说的这回事儿。

“然后我来说通讯问题。以现在的技术,这么说吧:如果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0个人以上的,或者假设手机网络用户10人以上的,那就不用想了,肯定是地面造铁塔建基站更省钱。

但是如果在东非大草原上,比如肯尼亚自然保护区那种千里之内只有一些探险队、旅游团、原始部落的话,那么卫星才会有优势。

一个卫星上搭载的基站,可以容纳的最大用户数不会超过地面基站的20倍,但是目前发射一颗卫星的成本起码是起一座地面铁塔的6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