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

另一个时空,小米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只涨到800万销量,又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达到初心手机如今的成就。

而彻底由软入硬、毫无硬件基础的奇酷手机,一年半只做了500万,后面也难有进步。

初心手机第一阶段的成功,显然是得益于其在硬件上的布局本就强于后世的小米、在做国产机之前已经有贴牌出口机的硬件资历积累、加上夏为的射频交换。

同时,在软件上初心手机也强于另一个时空的360奇酷手机——后世的360就靠一个手机安全卫士撑场面,哪像如今的初心,不仅有安全卫士,还是安卓系统的标准定义参与者,各方耦合性都高得多。

何况,历史上的雷俊和周鸿祎,早期也只能做到不赚钱做手机,并没有实力去烧钱。而顾莫杰在硬件上虽然保持了毛利,但在推广上却保持了总额的烧钱。

天时地利,加上十几亿的亏损支撑,初心1代手机用1年半时间,就走了小米3年才走完的路。

……

“好了,一代机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没什么好多说的。我们来验收一下二代机的进度,看看明年能不能和ihone4比拼。”

第一百四十八章 初心2代(下)

在it界,尤其是涉及硬件相关的领域,信息的透明度并没有外行人想象的那么保密。

纯软件企业,可以在产品拿出来之前对一切秘而不宣,最后上线时用新功能搞一把突然袭击,赚取几个月甚至只有一个月的领先窗口期。

硬件企业,比如做手机的,则多多少少会被其对手通过专利布局的检索,提前查出其近期主攻的研发方向。

比如,苹果公司如果买了新式天线的专利授权,或者自己注册了新充电技术的专利,那么就说明,在下一代的ihone产品中,这些技术很有可能被使用。

布局了新专利,但是暂时不用,这是有可能的。但是用了新技术,却没布局专利,甚至连专利潜水艇都没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专利布局的可检索性,硬件企业在“它现在在干什么”这个问题上,透明度比纯软企业要高得多。

基于这一原理,ihone4虽然还没发布,但是毕竟其研发工作已经持续了大半年了,在这期间,不仅初音智能会去猜测ihone4的变革方向,其他竞争对手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