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娃不要打听事儿。”陈水秀不便回答。
这事有些复杂,她也是后来听玉梅姐说的。
继业是玉梅姐的亲生儿子,排行老二,被三婶子相中了,就让三叔来找公爹,说:“长瑜家的生了俩闺女,就把继业过继给长瑜吧?”
当时,继业七岁了,已经记事了,玉梅姐舍不得。可三婶子许诺了一大圈,说:“瞧瞧俺家就长瑜一个男娃,这家产不都是他的?等继业来了,吃好的,穿好的,还能去县里读书,要啥有啥,不比你这穷日子强?”
三叔家宽裕,长瑜也很有出息,在县里教书时,认识了一个女教员叫徐书娟,自由恋爱成了亲。女方家里很有,对长瑜也很看重,还推举长瑜当了教务主任。
婚后,小两口感情很好,从不红脸,可连着两胎都是闺女,三婶子就不乐意了。她瞅着长瑜媳妇身子骨弱,几年不见动静,恐怕不能生了,就动起了脑筋,想给长瑜弄个儿子。
长瑜不同意,说:“娘,闺女也挺好,一样孝敬父母。再说,我和书娟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
可三婶子哪里听得进去?她捣鼓着三叔跟公爹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章家的血脉……”还去族里说动了族长,让族长出面。
族长也来劝,说:“怀良啊,放着好日子不过,让娃娃跟着受穷?”
当时,家里正困难,又赶上灾荒年景,饭都吃不饱,公爹有点动心,就跟长志商量。长志很为难,说:“继宗他们兄弟仨,继礼刚满月,就给了长明,只生不养也就罢了,权当给二弟家续个香火了。可继业呢,一把屎一把尿养了这么大,说给人就给人,哪里舍得啊?”
公爹说:“长志,爹也舍不得,可瞧瞧继业饿得面黄肌瘦的,缺乏营养啊!”
长志一想也是,就跟玉梅说了。
玉梅去三叔家瞧了瞧,青砖大瓦房,吃得是玉米面饼子和白面馒头,家底厚实着呢。再说,长瑜兄弟有知识有文化,挣着薪水,在县里置办了宅子,比她和长志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