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心想,李世民被气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兔子不急不咬人,惹恼了手握重兵的李世民,却可能比兔子危险万分。
李渊最清楚他这个儿子,李世民向来是杀伐果断,关键时候从来不拖泥带水。
手中兵权是李世民保命的根本,最可能的结果是,刚说要夺去他的兵权,反过来他可能就要杀人。
------
李渊如今是左右为难,李建成、李世民这两个儿子,他只能二选其一。
不继承大统的那个儿子,李渊想尽所有办法,他也不可能将其保住。
李渊所能做的是,选一个更有利于江山社稷的儿子,将来继承大统;另外一个,能否活下去,李渊也只好听天由命。
------
不能废黜李世民,李世民已经超出李渊控制的能力。
但是,李渊还不能废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按礼教宗法,应当是「立嫡以长不以贤」,李建成没有大错,李渊也没办法将李建成废去。
当下的情势是,李建成、李世民已是势同水火,再长期这样内耗,恐将会危及江山社稷。
------
李渊要快刀斩乱麻。
今年他就将年逾六旬,由谁继承大统的事不能再拖。
如果继续拖下去,这苦心经营打下的大唐江山,或将会毁于一旦。
------
李渊该怎么做呢?
他不能废黜李世民。
他不能废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他不能亲手杀了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
李渊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利用李世民,让李世民生出「不测之疾」。
------
武德九年春,李渊下诏,任命裴寂为司空、李元吉为司徒。
至此,三公之位各有所属,李世民为太尉、裴寂为司空、李元吉为司徒。
看李渊的意思,似乎有平衡李世民之意,具体他是如何想的,世人不得而知。
------
同时,调安州大都督李靖,自岭南北上,改任灵州道行军总管,于北塞抗击突厥。
派温大雅赴洛阳,协助屈突通镇守洛阳。
任李世勣为并州行军总管,坐镇晋阳。
------
李靖、温大雅、李世勣都是李世民的人,李靖拥兵在长安西北,温大雅拥兵在长安之东,李世勣拥兵在长安东北。
李世民兼任雍州大都督,统精兵坐镇关中。
整个长安周边,全在李世民的势力范围之中。
------
李世民的太尉是实权在握。
李元吉的司徒、侍中、并州大都督,只不过是徒有虚名。
并州的兵权,反而掌握在李世民的老部下,李世勣的手中。
------
自宇内平定之后,突厥边患不断,每年袭扰大唐边境数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