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不逢内朝,李世民到万春殿去见李渊,呈上昨夜所拟的奏折,并向李渊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
李渊也觉得,平定天下之事不能这样久拖不下,长此以往必将耗尽国力。他对李世民道,「明日内朝,我就召集几位重臣商议大军东出之事。」
------
五月、六月,李世民基本上在做两件事,一是与李渊和朝廷重臣谋划如何出兵洛阳,二是沉浸在与观音婢的爱河里。
李世民在忙着如何平定天下,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却在想着如何拉李世民的后腿。
果如李世民和观音婢所料,李建成联合李元吉开始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
------
李世民收复河东、山西之后,功劳日益卓著,李渊心中生出让李世民取代李建成为太子的想法。
在李渊的三个成年儿子之中,李建成性格宽厚,耳根子软,喜好女色和游猎。耳根子软的人就容易被身边的人左右,容易被别人利用。喜好女色和游猎,就容易玩物丧志。
李元吉刚刚成年,骄纵不羁,经常犯错,不能委以重任。
李世民才华横溢,武艺超群,处事果断,有勇有谋,善于用兵,他才是将来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但由于「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规矩,李世民被弃而不用。李渊心中常常为李世民惋惜。
------
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之后,李渊让李纲辅佐李建成,李纲发现李建成有过失屡屡进谏,李建成却总是不听。李纲无奈,两次向李渊请辞要求告老还乡。
李渊对李建成的所作所为,表面上并没有对他过分责罚,但心中却很是失望,他心中在想,像李建成这样的太子,将来能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大唐江山。
------
李建成是越来越不成器,李世民却越来越显露出过人的才能。
此消彼长,李渊心中的天平,便逐渐向李世民倾斜。
李建成看到自己的地位越来越不稳固,心中非常不安,他与四弟李元吉关系密切,便向他说出心中的担忧。
------
李元吉自幼不被窦氏夫人喜爱,李渊又不经常在家,李元吉实际上是在李建成的照顾下长大成人。
所以,李元吉虽然骄纵难驯,但对李建成却极为敬重,李建成在李元吉心中的地位,甚至不低于李渊和窦氏夫人。
李元吉本来就不待见李世民和观音婢,如今看到李世民危及李建成的地位,对李世民也心怀愤恨。
------
李建成和李元吉商议如何扳倒李世民,想方设法动摇李世民在李渊心中的地位。他们二人开始拉拢李渊身边的宠妃,收买李渊宠信的大臣。
李渊的宠妃尹德妃、张婕妤都已为李渊生下皇子,两人也想着为自己和儿子的将来找一个靠山。她们认为,李建成是当今的太子,将来就是大唐的皇帝,所以就极力讨好李建成,想办法和李建成拉近关系。
------
尹德妃、张婕妤想着将来依靠李建成,李建成想利用尹德妃、张婕妤吹李渊的枕头风说李世民的坏话,两边的利益一致,自然是一拍即合,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有些话李建成、李元吉不好在李渊面前直说,他们就让尹德妃、张婕妤找机会说李世民的不是。
------
李元吉从晋阳逃回长安之后,住在武德殿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