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来到长春宫以后,和李世民在这里渡过了他们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此时的李世民和观音婢,没有了以前不要孩子的约束,杨婧、阴月娥都有了身孕,只有观音婢一人可以和李世民承雨水之欢,李世民全部身心爱着观音婢,两人相亲相爱再无任何的禁忌。
-----
关中业已稳定,东边无有战事,李世民担任着闲差,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就带着观音婢游山玩水,饱览大好河山。
李世民和观音婢一起登华山览盛,过黄河赴五老峰礼佛,虽说两人不相信释家之言,但是看善男信女们虔诚膜拜,也有一种别样的心境。
伫立黄河岸边,看河水滚滚南下,对孔老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往日不可追,一去不回头,人生苦短,更要珍惜当下。
----
观音婢看李世民整天陪着自己,像是无所事事,心中有些不安地问李世民,「世民阿兄难道真的是只想做一个平安大王?」
李世民微笑着反问观音婢,「难道阿兄这样天天陪着你,阿婢觉得不好吗?」
观音婢感慨地道,「人生哪能事事好事都占全,向来是有舍才有得。」
「阿婢倒是想让世民阿兄日日这样陪着,可是你自小就立下的宏图大志又如何实现?」
------
李世民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缓声说道,「登高望远,临水增智,可以开阔眼界,充溢胸怀,从大好河山之中感悟做人的灵感。」
他呵呵笑着对观音婢道,「阿婢不要以为,我已被你这个美人儿消磨了意志,你也如这大好河山一般,鼓起了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有你常伴在身边,我奋斗的欲望就永不会停息。」
------
观音婢被李世民半是调侃,半是夸赞的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她面含娇羞地道,「阿婢哪里有世民阿兄说的那么重要?」
李世民搂住观音婢的肩膀,两人并排站立,深情地道,「阿婢与任何女子都不同,你在我心中没有人可以替代,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你这样的女子。」
李世民右手揽住观音婢的肩膀,左掌握紧她的纤纤素手,观音婢靠在李世民的肩上,听了李世民的话,越发显得娇羞。
------
观音婢抬眼看着李世民问道,「世民阿兄今后是如何打算?」
李世民胸有成竹地道,「这段时日,我一直在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阿婢你说,在这群雄并起的乱世,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最需要的是什么?」
观音婢沉思了一会答道,「我觉得是兵与粮。有兵才能攻城略地,有粮才能养兵。」
------
李世民点头,「对,阿婢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如今关中已定,我已经想好,准备向阿爷建议在关中完善府兵之制,养兵于民,让耕农忙时从事生产,闲时操练兵马,此才是富国强兵之道。」
观音婢赞道,「世民阿兄此法甚好,你应该抓紧拟好方略,回京亲自和阿爷去说。」
------
回到长春宫,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同谋划了在关中「整军兴农」的方略,拟好奏折后,李世民回京奏呈李渊。
李渊看后,完全赞同李世民的想法,交由李世民去办理。
李世民按照李渊的指示,依照方略,在关中各府设置骠骑府,建立十二军,选素有威名者为将军,整军兴农,边练兵边做农耕。
从些之后,关中军队兵强马壮,筑牢了开创大唐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