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舅嫜,是当时儿妇对公公的称呼。
------
观音婢在心中思忖,如果去见舅嫜李渊,见面只是客气地行一个礼,问几句无关痛痒的关心话,和不去看望没有多大区别。如果想坐下来叙一下亲情,可是舅嫜与儿妇之间哪有合适的话题?
观音婢思来想去,怎么做都不太合适,便想到去请教一下万贵妃。
------
听说观音婢要去见万贵妃,覃兰便劝观音婢乘步辇过去。
观音婢不依道,「从承庆殿到千秋殿,总共也就四五百步,何须再用步辇?」
覃兰坚持道,「娘娘如今有了身子,事事处处都要小心,万一有个闪失,奴婢可是吃罪不起。」
观音婢笑着责怪覃兰,「我身子哪有那么娇贵?听说妇人有了身子要多走动走动,不要动不动就用步辇。让人觉得我搬入宫中还没有几日,就作威作福起来。」
覃兰拗不过观音婢,只好和侍琴一起陪着观音婢步行到千秋殿去见万贵妃。
------
观音婢平时没有多少事情,但是万贵妃则是整日忙得有些手忙脚乱。
由于李渊刚称帝不久,宫中的嫔妃还都没有册封,这么大一个皇宫,事情很繁杂,小一些的事都是由宫中三位「尚书」进行处理,遇到重要的事都要由万贵妃进行裁夺。
------
以前,杨广在位时,常常是巡幸四方,除了经常驻驾东都洛阳和江都,各处行宫遍布全国各地。实质上来说,长安的大兴宫几乎处于半荒废状态。
由于杨广不常入住,大兴宫的管理很混乱,各种宫里的规矩也没了礼数。
常言道,由治变乱容易,由乱变治却难。宫中也是一样,一旦各种规矩乱了,想要纠正过来,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
李渊称帝以后,要将宫里的方主面面全部理顺,确实要下一番功夫。
------
唐朝初年,后宫内官设置沿用隋制,设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
昭仪、昭容、昭媛、脩仪、脩容、脩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
然后是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下面是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按照内官设署,皇帝的后妃满员的情况下,是一百二十二人。
因为,高品阶的位置有限,除非是生下了皇子或公主,或者是特别受宠,皇帝一般不会轻易册封世妇以上的女官。所以,那些等待皇帝宠幸的宫人只能处在八十一御妻的行列。
------
在内官之中,除了皇帝的妃嫔,还设有宫官。
宫官全部由女子担任,设有尚寝、尚食、尚功三局,设尚寝、尚食、尚功各二人,为正五品。
三尚下面设有十二司、十二典、十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