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卸下了心中的包袱,李世民的心情畅快了许多,从万春殿出来,他脚步轻松,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与豪迈。
李世民迈着轻快的步子,进了西宫的宜秋门,经过千秋殿、公主院,再经过睦亲殿,走上清明渠上的廊桥,站在桥上向北而望,渠水清澈,缓缓向北流去。
两岸槐柳苍翠,郁郁成阴,沿着渠岸向远处延伸,最后拐入到亭台殿阁之中。
李世民在廊桥上站了片刻,平复了一下心绪,才转身走下廊桥。
------
回到承庆殿院中,宫人们见秦王李世民回来,都一一叉手屈膝施礼。
李世民穿过庭中甬路,踏着殿前陛级而上,殿门前侍立的宫人叉手屈膝问「大王好」。
殿内东首临窗榻上,观音婢正静静坐着看书,听到李世民回来,将书放到几案之上,缓缓转过身子,面朝着殿门,微笑看着李世民。
------
李世民冲观音婢点头笑了笑,隔着几案在榻上坐下,看到案上的书卷,问观音婢,「阿婢在看何书?」
观音婢微笑着回答,「西汉大儒刘向所著的《烈女传》。」
李世民关切地嘱咐道,「阿婢做事太过专心,你如今有孕在身,可不能如以前一样,一坐就是一天。我好像听人说过,女子有了身子,要多走动走动。」
------
观音婢甜甜地笑道,「多谢大王关心。」
李世民板着脸道,「什么大王?要叫阿兄。」
观音婢莞尔一笑,改口说道,「请世民阿兄放心,姨娘和丁娘子都有过交代,每次看书都不让超过一个时辰,如果阿婢不听话,覃兰、侍琴就会跑去告状。」
说完,叹道,「我如今不是自由之身。」
李世民笑道,「有姨娘和丁娘子管着,我自然放心。」
------
观音婢接着轻声问道,「你可将战事的整个经过向阿爷说过?」
李世民对观音婢道,「阿婢说得没错,阿爷连问都没问,好像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经过。」
观音婢肃容道,「汉朝枚乘谏吴王时曾经说过,「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要想人不闻,除非己莫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你们关于战事的奏报,连我都能看出其中的破绽,阿爷何等睿智,难道看不出其中另有隐情?」
------
李世民有些后怕地道,「多亏我主动将实情说出,要是等到阿爷问起再说,就显得被动了。」
观音婢认真地道,「知子莫若父,阿爷看你们兄弟三人就如同洞若观火,你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你如果不说,阿爷也不会说破,他会在暗中观察,你会不会在其它事情上欺瞒于他。」
「如若你心存侥幸,以为这一次能骗过阿爷,下一次还骗他,他就会对你生出防范之心。」
------
观音婢的话,将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他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你将阿爷说得太可怕了,阿爷哪有你说的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