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杨广登基之后,阿爷慢慢谋取实权,才是明智之举。」
「还有,在起兵这件事上,我们一直催着阿爷起兵,可是阿爷却不急,如今再看阿爷选择的起事时间,才是真正的最佳良机。」
------
李世民认真地听观音婢分析父亲李渊,他认同地点头,「阿爷确实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采纳最正确的建议。」
观音婢似有很多话要和李世民说,她为李世民斟了一盏解暑汤,说道,「你慢慢听我说,将会重新认识阿爷,会发现阿爷是一位非凡之人,其气度不输于汉高祖刘邦,手段不输于曹操。」
李世民笑道,「阿婢对阿爷评价这么高,今天正好没事,就坐下来好好听阿婢说说。」
------
观音婢正要接着往下说,这时覃兰在门外禀道,「二郎君,奴婢有要事禀报。」
李世民吩咐,「进来回话。」
覃兰进了房间,叉手屈膝向李世民、观音婢施礼,然后禀道,「刚才大王派人从宫中传话,让你和大郎君即刻进宫,说有要事商议。」
李世民问,「来人可说因何事进宫。」
覃兰回道,「我问过门房负责通传的管事,他说宫中来人并未说因何事召大郎君、二郎君进宫。」
李世民见父亲李渊有急事召他进宫,对观音婢道,「我如今有急事进宫,回来再听你说阿爷的非凡之处。」
------
李世民、李建成一起到了宫中,在武德殿见到李渊,才知道真正发生了大事。
李渊告诉李世民、李建成,从江都传来消息,太上皇杨广于三月被宇文化及等人所杀。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挟持萧皇后,立秦王杨浩为皇帝。
------
原来,在三月初,宇文智及、司马德戡、赵行枢、薛世良等人密谋宫变,决定推举宇文智及的兄长、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首领,商量好之后,才告诉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性格怯懦,只得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三月十一日凌晨,司马德戡等人领兵,从江都行宫玄武门进入宫城,裴虔通和元礼带兵进入永巷,在一位美人指引下找到杨广所藏的地方。校尉令狐行达拔刀冲上去,将躲在窗后杨广抓获,裴虔通带兵守住杨广。
------
天明后,司马德戡迎接宇文化及入朝堂,称其为大丞相。裴虔通逼杨广上马,准备送他到朝堂,杨广嫌他的马鞍破旧,换过新的才肯上马。
裴虔通牵马出了宫城门,宇文化及让人传话道,「何用带此物出来,赶快弄回去处置了。」
裴虔通又将杨广带回寝殿,裴虔通、司马德戡等拔出兵刃站在边上,准备行刑。
杨广叹息道,「我有何罪?」
叛将马文举道,「陛下抛下宗庙不顾,不停巡游,穷兵黩武,极尽奢侈荒y。致使男丁死于刀兵之下,妇女弱者死于沟壑之中,民不聊生,盗贼蜂起;任用奸佞,文过饰非,拒不纳谏,怎么说没罪?」
让杨广没有想到的是,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还有宇文化及兄弟和身边这些近臣怂恿的,事到临头,一切罪责全推到了自己的身上。这反而成了他们杀自己的理由。
杨广道,「我确实对不起百姓,可你们这些人,享尽荣华富贵,为何还要这样?」
宇文化及派封德彝宣布杨广的罪状,杨广鄙视地对封德彝道,「你是士人,为何也干这种事?」封德彝羞红了脸,退了下去。
------
杨广的儿子赵王杨杲才十二岁,在杨广身边不停地嚎啕大哭,裴虔通挥刀将赵王杨杲斩为两断,鲜血四溅,溅到杨广的衣服之上。
然后要杀杨广,杨广道,「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对天子动刀,取鸩酒来!」
马文举等人不答应,让令狐行达按着杨广坐下。杨广自己解下练巾交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用练巾将杨广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