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先指着第一对一大一小两个枣,说是代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比赛,并说是李世民面对的第一个大势。
李世民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问观音婢,「你觉得我与大兄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比赛?」
------
观音婢又从食盒中拿出三个枣,边说边依次摆在那一大一小两个枣的下面,
「第一,比谁在阿爷心目中的地位谁重要;第二,比谁在文武大臣之中谁更有威望;第三,比在平定天下之时谁能建立更大的功勋。」
「在阿爷心中的地位,决定你们二人将来的地位。」
「想在阿爷心中的地位变得重要,就要靠建立更多的功勋来提高。」
「人心向利,其势如水。在文武大臣心中的威望,则随着你们在阿爷心中地位的改变,和建立功勋的大小来决定。」
------
说到人心如水,观音婢不禁叹气,「文武大臣多有扒高踩低之人,你得势时有人捧你,失势时有人踩你。因为大伯是阿爷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是世子,有些趋炎附势之人如今就会开始向大伯靠拢。」
李世民捏起中间那颗枣,放在口中,一下咬去半截,呵呵笑道,「如果碰到这样的人,我一下将他吃掉。」
观音婢微笑着道,「说起来容易,在现实之中,收拢人心却往往是最难之事。」
-------
说完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观音婢又指着另三对枣逐一说道,
「第二对枣,是说今后的两个阶段。先是西进入关,定鼎关中;后是出关东进,扫平天下。」
「第三对枣,是说获取天下人心的两种手段。一下诱之以利,二是慑之以威。诱之以利则会从者如流,慑之以威则会使各处守军望风而降。」
「第四对枣,是说西进关中的两条路线。一是从汾阴过黄河,经韩城、占永丰仓;二是南下河东,经蒲津渡口过黄河,叩潼关而入。」
------
观音婢将四对枣全部说完,将案上的枣拢在一起,收入食盒之中,带着征询的目光看着李世民,「世民阿兄,你看我说得可对?」
李世民正在思索观音婢说的每一句话,听到观音婢问他,赞道,「阿婢才智无双,仅用八颗红枣就将我们未来的路,梳理得一清二楚。」
说着拉住观音婢正在收拢枣儿的纤纤玉手,那手绵软细腻,柔若无骨,暖暖的,让李世民不舍得放手。他轻声说道,「坐到阿兄这边来。」
------
观音婢袅袅站起,在李世民的牵引下,绕过几案,坐在他的身侧,将螓首靠在他的肩头之上,轻声说道,「我只是大致思考了一下,今后的情势,具体如何去做,还需世民阿兄详作考虑。」
李世民左手握着观音婢的纤手,右臂揽着她的腰肢,脸颊贴着她柔柔的细发,动情地说道,「有阿婢相助,阿兄何愁大业不成?这几日,我会将你说的话再认真考虑一番,拿出可行的方略出来,再让阿婢为我指正。」
------
「小别胜新婚」这句话,不适合李世民、观音婢这对有名无实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