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感慨万千,「这的确是让人解脱之法,既然付出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改变现实,还不如劝人听天由命。」
「就好像家奴,不想被主人驱使,这可能吗?能够逃脱的可能,恐怕也只有死。」
刘弘基也感叹,「枉与命争,徒增烦恼,不如逃避于虚妄的佛学教义之中。」
------
观音婢对李世民和刘弘基道,
「我有一个比喻,你们看是否恰当?」
「净土修行的「阿弥陀佛」,就如一把巨大的伞。天上无数的雨滴,就如同人世间的诱惑、欲望和烦恼,它们都被「阿弥陀佛」,这把巨伞所遮挡。」
「伞下不被雨滴打湿,就是一方净土。」
------
李世民听观音婢讲完她的比喻,不由赞道,
「这比喻再贴切不过!」
他惊讶地看着观音婢,「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观音婢诡谲地神秘一笑,
「他们心中装的只有「阿弥陀佛」,是为了让人不去思考。」
「我学的是《本经阴符七术》,是专心致志去思考,想得越深越好。」
「这就是区别。」
------
李世民心中在想,为何鬼谷先生和道绰法师的观念不同?一个是要想通、想透,世间的一切;而另外一个,却不让人去想,这世间的一切。
观音婢仰脸望着正在沉思的李世民,
「世民阿兄,你是想要一个,只会念「阿弥陀佛」的阿婢?还是想要一个,任何事都要想明白的阿婢?」
李世民看着观音婢甜甜的笑脸,认真地回答,
「我想要一个,任何事都要想明白的阿婢。」
------
李世民把刚才想的问题拿出来让观音婢回答,
「你不是任何事都能想明白吗?那你给阿兄说说,为何鬼谷先生和道绰法师的观念不同?」
观音婢拿着手中的树条,拨着路旁的枯草,想了一会儿。
她转过来脸反问李世民,
「你说,皇帝是想让他的臣民,念「阿弥陀佛」,还是读《鬼谷子》?」
观音婢一句点中了要害。
李世民恍然醒悟,皇帝当然想要顺民,这也许正是许多皇帝推崇佛法的原因。
------
李世民、观音婢此次到石壁寺上香收获不小。
与道绰法师一番论道,不但对佛学的教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对佛教对信众所起的教化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更令两人感到满意的是,结交了刘弘基这样一位富有才干、武艺高强的豪杰。
------
一行人在石壁寺山下小镇又住了一晚,第二日返回晋阳。
刘弘基在晋阳没有其它落脚的地方,李世民便安排他,住在讨捕使官署后院的另外一处小院。
李世民、观音婢为得到一位得力干将而高兴,但却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不满。
这个人是李世民的从舅-窦琮。
------
窦琮,是窦氏夫人叔父窦恭的儿子。
是窦氏夫人的从弟,李世民的从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