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氏夫人在世时,就一再劝说要获得杨广的信任。后来按她说的去做,李渊才被调回京中任职。
现在观音婢也提到「获得信任」这几个字,李渊开始对观音婢的话有些上心。等他认真听观音婢说完,才算真正意识到,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儿妇,并不是信口胡言,而是见解精辟。要想举兵起事成功,还真得按着她说的这个思路去实施。
------
李渊边听边点头认同,口中说道,「只有这样才是唯一的途径。」
接着他又感叹,「这个方法好是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仅是获得杨广信任,就要费尽无尽心机。」
观音婢见李渊先是同意自己的想法,后又为如何去做犯难,就对李渊道:
「阿爷,你如今正在病中,不能过分劳心去思考,不如将杨广的情况详细给我和世民阿兄讲一下。我二人根据你说的情况,这两日商量一个对策。如果你认为可行,就照着去做。如果不行,我们再作进一步的研究。你看如何?」
------
李渊常年随驾出征在外,对李世民和观音婢当前的状况并不太了解,如今见这对儿子、儿妇,小小年纪都有惊人的表现,心中惊异不已。对于观音婢说他们可以想出一个对策出来,李渊已有了几分相信。
李渊心中的想法是,反正是也没有其它的路可走,不如姑且试上一试。如果他二人真能想出好的办法来,那是最好不过。如果不行,再作其它打算。
他问观音婢,「你想知道杨广的哪些情况。」
观音婢将她想知道的一一罗列出来,
「杨广的性格禀性怎样?他最看重的是何事?」
「他最喜欢什么?有何嗜好?」
「他最怕什么?最担心什么?」
「他最亲近、最信任的大臣是谁?」
------
李渊见观音婢列出一大堆问题,疑惑地问她,
「你了解这些有何用处?」
观音婢像个大人似的,看着李渊笑着说道,
「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将杨广了解清楚了,才可以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才能想办法博得杨广的信任。」
李渊暗叹观音婢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心思灵巧、工于心记。他哪里知道,观音婢所用的是《鬼谷子》里的「飞箝」之术?
李渊见这对小夫妻,如今已是才智超群,便对他们寄于了新的冀望,也就不再吝于将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他们。他就按观音婢的的请求,将杨广的情况详细地向李世民、观音婢作了介绍。
------
李渊先将他与杨广的关系,向观音婢作了介绍。
大周重臣独孤信有七个女儿,李渊的母亲是老四,杨广的母亲是老小。大周独孤皇后,是她们二人的大姊。
李渊和杨广是姨表兄弟。李渊比杨广大三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幼时关系亲密。因此李渊对杨广非常了解。
杨广从小聪明好学,才华过人,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他胸有汉武之志,尊学崇儒,喜好著署。
他当上皇帝之后,致力于推行新制,革新用人制度,创建科举选拔人才的方式,制定《大隋律》,开凿运河使国家南北贯通。
还是晋王的时候,杨广就领兵五十万灭掉陈国,那年他才二十岁。
登基之后,三十六岁收附突厥,征讨契丹;三十九岁攻灭吐谷浑;四十一岁收服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