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窦氏夫人这次随驾出行,受影响最大的只有李世民和观音婢。
李建成要主持唐国公府日常事务,和郑观音同时留在府中。
他们不会如李世民、观音婢一般经受新婚离别相思之苦。
李玄霸周岁已过十三。
李元吉也满十岁。
他们两人平时多是由李建成照顾,对李渊和窦氏夫人已无太多的依赖。
像他们这么大的男孩子,正是在心里上寻求自立的时候。
离开父母的约束,他们不但不会伤心,或许会有获得自由的感觉。
说不定在两人心中,正在憧憬着没有父母管束的美好时光。
而李世民和观音婢则不同。
他们成婚尚不满十日,正是新婚甜蜜,如胶似膝之时。
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不得不忍受离别相思之苦。
------
李渊提出将由李世民随行侍奉母亲。
李世民欣然同意,脸上没有露出一丝不快。
其他几人则默默无语。
李渊再看观音婢。
见她含笑端坐,静静地注视着李渊,认真听他安排随驾出行的诸项事宜。
李渊心中不禁夸赞李世民和观音婢懂事,对李世民和观音婢又平添了几分喜爱。
李渊又对出行的各项准备和走后家中之事,向李建成一一作了安排。
窦氏夫人在李渊说完之后,向郑观音和观音婢交代了内院管理之事。
------
对两个新过门的儿妇,窦氏夫人还真是不太放心。
一个月来,她发现,郑观音贤良淑德确是不假,但生性良善,处事往往不能决断。
骤然让她掌管唐国公府这样人多事杂的内院,窦氏夫人心中也是没底。
而对于观音婢,窦氏夫人还是在城南庄园之时,对她有一些初步了解,知道她聪明伶俐,机智聪慧。
但她与李世民成婚才有几日,而且比郑观音还要小上两岁。
窦氏夫人对如今的观音婢,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再加上,新婚就要和李世民分开,窦氏夫人不知道她能不能经受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
但看到李渊提出,由李世民随行远赴辽东的安排之后,观音婢稳稳而坐,面露微笑的样子。
窦氏夫人不得不感叹这孩子定力超人,城府之深。
她发现观音婢这孩子,能够喜乐不形于颜色,连窦氏夫人都不能看出她心中真实所想。
观音婢这种表现颇似窦氏夫人的风格。
窦氏夫人心中认定,这个儿妇将来必是做大事之人,对二子李世民将是极好的内助。
------
窦氏夫人虽为妇人,但却能乾纲独断。
府中的许多大事,她说话的分量甚至比李渊还重。
对两个儿妇,窦氏夫人有了自己的评判,她心中已拿定主意,交代郑观音和观音婢,
「我走之后,府中中馈,就由郑娘子和长孙娘子,共同打理。」
「以郑娘子为主,长孙娘子为辅。郑娘子有事拿不定主意,就和长孙娘子商量着处置。」
「建成对内院之事,尽量不要插手,要让她们两人商量解决。」
「这对她二人来说也是一次历练。」
「如果事事不放心让她们去做,何时也不能独自处置内院事务。」
按照世族之家的规矩,窦氏夫人走后,唐国公府内院中馈本该由郑观音掌管。
现在却交代由郑观音和观音婢共同打理,可见窦氏夫人对郑观音不完全放心,想让观音婢帮一帮她。
------
李建成、郑观音和观音婢三人,听了窦氏夫人的交代,皆点头应诺。
窦氏夫人又单独对李建成强调,
「建成,我说的话你可记住?内院之事,你尽量不要插手。」
李建成明白母亲的用心,他向窦氏夫人保证,
「阿娘尽管放心,不到万不得一,我绝不会插手内院之事。」
窦氏夫人点头嘉许,「建成明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