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说完,转过身慢慢地沿着小路往前走。
观音婢跟在身旁,仰脸望着李世民,
轻声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世民边走边不急不慢地说道:
「明年春上,阿爷和阿娘要随皇帝出征辽东。」
「如果明年二月不将我们的婚事办了,就要等他们到得胜归来再办。」
------
观音婢关心地问李世民,
「叔父和婶娘,是不是明年年底就可回来?」
李世民又停下脚步,看着观音婢,
「这可不一定,说不定会是三年五年。」
观音婢有些惊愕,「要去这么长时间?」
李世民向观音婢解释其中的原因,
「当今皇帝让官员家属随行,就是在做长期打算,不打胜仗恐难收兵。」
听说一推就是三、五年,观音婢心中权衡了一下,说道:「那就明年吧。」
李世民喜道:「你同意了?」
观音婢「嗯」了一声,重重地点点头。
------
观音婢年龄还小,情窦未开。
对出嫁并没有迫切的期待。
只是听说,出嫁了才能世民阿兄天天在一起,才急着赶快嫁过去。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年龄渐长以后,与父母、兄弟之间有的只是亲情。
即使分开一段时间,也不会有太多的思念与依恋。
只有情侣之间才会,魂绕梦牵,日日心系。
------
在热恋之中的情侣,如果蓦然分开,会整日心神不宁,寝食难安。
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望穿秋水这个词,是形容热恋情侣之间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
目前,观音婢和李世民之间,还只是兄妹之情。
不过与其不同的是,这兄妹之情之中,又多了一层朦胧的爱。
这可能就是少男、少女的初恋,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和依恋。
这种牵挂和依恋是圣洁的,无关情欲、物质、名利和地位。
------
李世民和观音婢,走走停停,边走边轻声交谈。
不一会儿,就沿着卵石曲径绕着园子转了一圈,重新来到花亭之前。
观音婢对李世民道:「世民阿兄,我们到亭子里坐一会吧。」
说着,就挽着李世民的胳膊往花亭走。
两人面对着假山的方向,在花亭的座凳上坐下。
李世民坐在左边,观音婢挽着他的右臂,将头靠在他的肩上。
------
长这么大,观音婢还是第一次靠着男孩子的肩膀,依偎而坐。
这样挽臂相依,她觉得两人的心靠得很近。
心里有一种温暖、甜蜜,从未有过的感觉。
李世民轻声地说话,观音婢也在小声地诉说。
当有对象可以倾诉的时候,人就容易动情。
看着满园的萧瑟,似乎勾起了观音婢的伤感。
------
家中这几年接连的变故,再加上分家之后寄居舅父家,观音婢总觉着如今的自己,就如无根的飘萍,始终无法安定下来。
这种感觉在她心中压抑了很久,却无法释放出来。
如今和李世民单独相处在一起,观音婢彻底放弃自己的心防,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
她有些哀怨地向李世民诉说,
「这个园子,比起长安城府里的,少了一湖净水。景致也不如那里许多。」
-----
李世民看观音婢怏怏不快的样子,想是勾起了往事。
京城中的园子,是她长大的地方。
那里有她的童年,有她的美好时光。
如今,她再也不能经常回去。
即使回去,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观音婢想起她的父亲,想起和侄子、侄女们在花园中快乐地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