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儿妇全部到齐。
厅中静寂,喘息可闻,众人皆不言语。
长孙敞神色严肃,高秋娘面露微笑。
儿女、儿妇皆屏息端坐。
------
长孙敞注视众人,从几案上取过一本手折。
沉声说道:「二兄去世两年有余,年前孝期已满。二嫂以为,行布、恒安、安业皆已成家多年,多年来儿子、儿妇皆事父母至孝,无有怨言。如今孝期已满,当令各房分过,各立门户。」
「此前,二嫂已曾征求过各位贤侄、侄妇意见,尔等皆说遵母命而行。」
「今日,我作为叔父,受二嫂所托,主持分家事宜。且请来叱干、高家两位舅父公证。」
停了一停,长孙敞问道:「各位贤侄、侄妇,对此事可有异议?」
长孙无逸、长孙无宪道:「谨遵叔父、母亲和两位舅父所命。」
其余几人皆顿首,表示没有异议。
------
长孙敞又看了一下众人,「下面,我先将分家的原则讲一下。」
「按照二兄遗嘱,幼女观音婢未嫁,留足陪嫁,其余田宅、家产,四子平分。」
「宅院五处。长安城西二十里铺别院充作观音婢陪嫁。长安城南庄园、新丰老庄、洛阳旧宅、长安府邸四处宅院,四子各分一处。」
「田产均分,田产尽量划给最近的宅院。洛阳和新丰田多,留足本地宅院,多出部分划归长安府邸。」
「个户、家奴僮婢,除长安府邸外,人随地走。长安府?僮仆奴婢,各房现有人等各归各房。其余人等,与其它三院加总后均分,据不同情况补齐不足部分。」
「家俱什物,各房所有仍归各房。其余部分,各院划归各院。」
「以上各项,皆已列好清单。二位舅父和各位贤侄、侄妇,可详细审看,如无异议,再定各房所分何处。」
------
长孙敞讲完,对长孙无忌道:「辅机,你将清单拿与两位舅父,和各位兄嫂传看。」
长孙无忌站起,走到长孙敞近前,恭恭敬敬接过手折。
转过身走到叱干宏基面前,又恭恭敬敬地将手折递给叱干宏基审看。
叱干宏基一一仔细看过,将手折递给高俭。
然后,长孙无逸、长孙无宪和甄氏也一一仔细看过。
最后,长孙无忌从甄氏手中接过手折,恭恭敬敬地送回长孙敞手中。
长孙敞见各人看过,问道:「对此析产之法,两位世兄和贤侄、侄妇,可有意见?」
叱干宏基道:「考虑得十分周全,愚兄并无异议。」
其余各人,也表示并无意见。
------
长孙敞征求过各人意见,接着道:
「如果皆无意见,可见此析产之法公平可行。」
「在我说各宅院归属之前,仍可再议。」
「请两位世兄和各位贤侄、侄妇再考虑一下,是否还有不妥之处。」
「如无不妥,我宣布各宅院归属之后,各位再提任何意见将都不予采纳。」
众人皆道,再无异议。
------
长孙敞见无人发表不同间见,接着道:「下面,我宣布各宅院和田产的归属。」
「长安城南庄园分予长子长孙无乃、洛阳旧宅分予次子长孙无逸、长安府邸分予三子长孙无宪、新丰老庄分予长孙无忌。析产之法已经公证人及诸子同意,不得再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