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向母亲详细说了自己说服长孙无宪的计划和想法。
然后,她又向高秋娘请教大隋关于「不孝」、分家等方面的律法规定。
还问了长孙将军府都有哪些田产、长孙无宪适合做哪些事务等方面的情况。
高秋娘问观音婢,「你打听这些有何用处?」
观音婢道:「说不定,明日要和三兄谈到这些。」
高秋娘看她认真的样子,就将这些问题一一向她讲了。
------
两人谈完,已到亥时,天已到了深夜。
此时观音婢才感到腹用饥饿,问高秋娘,「阿娘,你这可有吃的?」
高秋娘问,「饿了?」
观音婢道:「只顾说话,我尚未用过晚膳。」
高秋娘自责,「看我这阿娘当的,连女儿是否用过晚膳都不知道。」
她连忙喊书香取来麦饼和一碟咸肉。
观音婢一边沉思,一边慢慢吃着。
一块麦饼吃完,观音婢问高秋娘,「阿娘,你这可有好吃的干果?」
高秋娘以为观音婢要吃,
「有些红枣,还有西域的葡萄干,我让书香给你拿来。」
观音婢道:「我现在不吃,你让书香多包一些,我要带走。」
高秋娘心疼女儿,就让书香包了两大包。
------
见天已晚了,高秋娘催观音婢回去早点歇息。
书香提了包好的干果,送观音婢出门。
奉书和执棋正在西厢房,陪玉菡和墨竹说话。
听到观音婢从东耳房出来,两人就提了灯笼出了西厢。
执棋接过书香递过来的纸包,三个人借着灯笼的光亮,缓步而行,回到翰墨斋。
------
翌日早上,用过早膳。
观音婢并没有急于去找三兄长孙无宪。
而是坐在书案前,将《本经阴符七术》看了两遍。
看完之后,她微闭双目,自我感觉一下是否达到静意固志的境界。
接着,观音婢将见长孙无宪的整个计划,在心中过了一遍。
觉得没有遗漏,她才喊奉书过来。
问道:「胡娘今天过来没有?」
奉书回观音婢,「过来了,正在东厢跟着丁娘子学画画。」
------
胡娘是长孙无宪和贺兰氏的小女儿。
今年刚刚四岁,她不愿呆在自家院里,经常到翰墨斋来玩。
丁娘子见她聪明伶俐,就随便教她些东西。
观音婢听说胡娘来了,就拿了几颗红枣来到东厢。
胡娘见观音婢进来,忙喊「小姑姑」。
丁娘子对观音婢道:「看书也不能太过伤神,是该出来歇歇。」
观音婢对丁娘子笑了笑,「知道了。」
拿出一颗红枣,递给胡娘。
胡娘接过来,道过谢,高兴地吃着。
观音婢叮嘱,「慢些,小心枣核。」
胡娘点头道「嗯。」
------
观音婢拉过一张胡床,坐下来。
她将胡娘抱起,放到自己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