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娘翻开书,对观音婢道:「你说吧。」
观音婢坐直身子,认真地道:
「《本经阴符七术》,是成功者的基石,是干大事者必须遵循的法则。」
高秋娘将目光,从书上移开,慢声细语反问,
「难道成功者,都看过此书?未看此书者,就不能成功?」
观音婢已经成竹在胸,不假思索答道:
「成功者,都在无意之中遵循书中所说的法则,只是不自知而已。」
------
高秋娘微微点头,又将目光移到书上,低头问观音婢,
「你说下,书中所说走向成功的法则是什么?」
观音婢正襟危坐,双手交迭置于腿上,思如潮涌,侃侃而谈。
「《本经阴符七术》共有七篇,前三篇谈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是内修之法。」
「后四篇,谈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是修以致用。」
------
高秋娘翻看着书页,点头道:
「确是如此。一个人的气质和内涵,只有修炼到更高的境界,才可以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胸中有丘壑,腹中有乾坤。」
「这样的人,观天下之事,看芸芸众生,如我等观蝼蚁。」
「我知蝼蚁难撼树,蝼蚁却不知它们所做的一切,我等可轻易掌控。」
------
观音婢见自己的见解,得到母亲的肯定,说起来更加有信心。
她接着道:「前三篇。」
「第一盛神。心静,方能全神贯注。神盛,乃能养志」
「第二是养志。寡欲,才能凝志如一。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
「第三是实意。心安,才能思虑深远,虑深远则计谋能成。」
最后,她对前三篇进行总结,「总之,就是一句话。」
「一个人如想成就大事,必须清心寡欲,一门心思只思考、去做一件事情。」
「这样,才能够深思熟虑,才能把如何做好此事,想深、想透、考虑得周全。」
------
高秋娘边听观音婢说,边陷入了沉思。
她没有想到的是,观音婢通过半年时间的苦读,竟对《本经阴符七术》理解如此深刻。
她只所以取得如此的收获,不正用自身的行动,印证了她现在所说的观点吗?
这半年来,观音婢的所有心神,都用在了这本书上。
她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一心苦读,心无旁鹜,这不正合了:清心寡欲,一门心思,只思考一件事的说法吗?
------
人世间诱惑太多,人们的欲望太多。
又有几人能抵御身边纷纷扰扰的诱惑,专心去思考、去做一件事情呢?
她又想到了长孙晟,她的夫君,穷其一生基本上都在平定突厥,几十年做这样一件事情。
放弃了家的舒适与温暖,将自己放逐到苦寒之地的北疆。
他用自己的奋斗挣得了妻儿家人的富贵荣华,捍卫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宁,而自己却独自承受着孤独与风险。
------
观音婢见高秋娘愣愣出神,以为母亲不同意自己的说法,问道:「阿娘,阿婢说的是否有不对之处?」
高秋娘回过神来,连忙答道:「对,很对。就是因为你说的太对,我才会想到,现实之中许多事情,和你说的正好相符。」
她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眼中充满了温柔。
她觉得不可思议,眼前这个扎着总角的女孩,见解竟如此深刻。
------
高秋娘将书翻到后面几章,说道:「你接着往下讲。」
观音婢得到母亲赞许,又将身子挺了挺,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