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心中正在想着。
转眼之间,李世民一人一骑,已风驰电掣般从广场东边驰回。
到了土台之前,也不减速。
李世民起身离鞍,站于马蹬之上,弯弓搭箭瞬间连射三次。
那飒爽英姿,有一种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奔放与洒脱。
在观音婢幼小的心灵里,激起了一丝莫名的涟漪。
观音婢目光只顾追着李世民的身影,甚至忘了去看箭有没有射到靶上。
忽听到馨儿等人欢呼,「又是三箭都射中了靶心。」
观音婢回过神来,心中暗暗替李世民感到高兴。
这段日子,他的骑射技术越来越精湛了。
-----
李世民射罢,最后是长孙无傲。
这样七个人全部射完,整个一轮结束,他们七人将马交与随侍的家僮。
几人走到土台东侧,每人拉过一张胡床,围坐在一起,总结这一轮训练的经验和不足。
长孙鸿、长孙无忌、长孙渐和长孙无傲,这次又没有全部射中靶心。
四人心中不免有些沮丧。
长孙鸿最是懊恼,只有一箭射中靶心,他心中纳闷,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射出第一箭后,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靶子。
长孙无忌怪自己取箭又慢了,所以射出的每一箭都很仓促。
长孙渐、长孙无傲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出箭太慢。
------
李世民建议,「我觉得,咱们还是把长孙伯父留下的口诀,仔细体会一下。」
「真正照口诀上说的去做,再根据各自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接着问道:「你们可曾将口诀记牢?」
长孙渐有点无可奈何,答道:
「就那几句话,谁会记不住?关键是一到场上就乱了手脚。」
李世民劝大家还是要再细细体会一下,
「我再将口诀背一下,咱们一句一句对照,看哪一句没做到?」
接着,他将长孙晟所教的骑射口诀,又背了一遍,
「勿思己动,勿为敌牵,心注一点,如规划圆。取箭要快,拉弓要满,待敌将至,果断松弦。战机若逝,另注敌前。」
------
背完口诀,李世民耐心解释,
「长孙伯父口诀中说的敌骑,就是指我们练习时用的靶子,这个你们都是否明白?」
众人点头。
李世民看几人都明白敌骑所指何意,就继续一句句进行解释。
这口诀的意思是,在练习骑射时,不要管自己怎么移动,也不要到处去寻找靶子。
要把注意力和目标,选在靶子将要经过的一个点上。
这个点,就如同用圆规,划圆时的圆心,目光要始终盯住这个点。
在靶子到达这个目标位置之前,要快速取箭,拉满弓做好准备。
看靶子快到目标位置了,就要果断松弦将箭射出。
如果靶子已进入目标位置,再松弦就晚了。
如果靶子已到了目标位置,箭没有射出,就要在靶子要经过的路线上,重新选一个点进行等待。
所以说,箭靶转动时,不要去找靶子,而是要等靶子。
------
观音婢看到李世民几个人,在土台边上说话,就对馨儿和迦罗道:
「走,咱们过去看他们在说啥。」
说完站起身,带头向李世民等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