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都急于求成。
虽说长孙晟是文武全才,一代名将,但他一样不能免俗。
观音婢刚刚六岁,就让她来听家族责任、前途、命运的训示,未免显得有点过早。
对长孙晟所说的话,她似懂非懂,就问道:
「阿爷,啥是前途和命运呀?」
长孙晟倒是挺有耐心。
他想通过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让观音婢对自己所说的话题有所理解。
长孙晟思索了一下,道:
「就好比,我们两家要合力,和别人下一盘棋,你说咱们是想输呢,还是想赢?」
观音婢道:「当然想赢呀。」
长孙晟道:「那以后这盘棋,就由你们三个人与别人下。或输或赢,就看你们三人的本领。」
观音婢茫然道:「我们与谁下呀?」
长孙晟道:「与谁下这盘棋,由你世民阿兄来定。」
「要一局一局下,要与不同的人下,但是每一局都要赢。」
「你以后要听世民阿兄和四兄的话,他们会慢慢告诉你,每一个对手是谁。」
------
长孙晟知道,观音婢还小,一时也和她说不明白。
只有让她,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去领悟。
他转而对长孙无忌道:
「无忌,你年龄已经不小,跟着舅父也读了不少书,应该知道世事如棋,我们是在下一盘大棋,你明白吗?」
长孙无忌点头道:「无忌明白。」
「就是说,我们长孙将军府和唐国公府,以后要面对不同的对手。」
「我们要共同努力,去战胜他们。」
长孙晟见长孙无忌,基本上能领会自己的意思,心中很是欣慰。
他接着说道:「你们如今年龄还小,暂且先不要问将来的对手是谁,重要的是先练好本领。」
「就像学围棋,要先学会打谱。先看别的高手是怎么下的,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都认真听长孙晟说。
不时点头,表示明白长孙晟的意思。
观音婢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下棋。
------
长孙晟找三人谈话的目的,无非是想让他们明白,读书、练武的重要性。
但如果讲得深奥难懂,他们三个小孩子就难以理解。
讲了等于没讲。
长孙晟只有采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法。
由浅入深,加以启发。
长孙晟问道:「如果以后,让你们像我一样,带兵去平定突厥。」
「你们是否有信心?」
李世民信心满满地道:「只要伯父传授我们武艺、兵法、谋略。」
「我们学成之后,应该能像伯父一样战无不胜。」
长孙晟点头道:「如果面对,比突厥更强大的军队,你们又如何战胜他们?」
------
事实上,对于长孙无忌、李世民和观音婢来说,他们对领兵打仗,还是一窍不通。
长孙晟目前所要做的,是要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武艺、兵法、谋略的动力。
长孙晟问长孙无忌和李世民:
「猫能捕捉老鼠,它能捕捉老虎吗?」
观音婢却抢着答道:
「猫不能捉老虎。」
「因为它没有老虎个大,没有老虎有力气。」
长孙晟笑着夸道:「阿婢真聪明,年龄这么小,就知道小不能胜大。」
「那么,一只老虎,能战胜一百只豺狼吗?」
李世民道:「老虎虽猛,但面对群狼,终会寡不敌众。」
长孙晟道:「小不能胜大,少不能胜多。这个道理你们应该都懂。」
「现在,如果让你们去战胜几十万大军,你们知道该怎么办?」
李世民三人都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