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鸿想了想道:“有了本领才有可能报效国家,从而建功立业,保证我长孙一族长盛不衰。”
长孙无忌接着道:“读书、练武是立身之本,一个家族只有人才辈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长孙一族,经历数朝数代,能始终保持兴旺,是因为一直秉承文武传家。我等学好本领,一则可保家族兴旺,二可治国平天下。”
长孙晟看李世民没有说话,就问道:“世民你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站起身来,向长孙晟施了礼道:“伯父动问,世民当抒已志。”
“我以为大丈夫当有济世安民之志,能保天下太平,能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之轻。为君者,当不忍黎民百姓抛妻别子,辗转于沟壑之间。”
“天下之主,应以有德者居之。遇无道之君,当效成汤、武王驱桀灭纣,还百姓以安宁。”
长孙晟听完微微变色,问李世民道:“你此话可对其他人说过?”
李世民见长孙晟脸色陡变,心中想道,难道我有何地方说得不妥?书上不就是这么说的吗?
他心中一边寻思,一边答道:“世民也是有感而发,不曾与其他人说过。”
长孙晟转而和颜悦色道:“没有说过就好。”
------
李世民毕竟年幼,不知道祸从口出。
他哪里知道?刚才所言,如被外人听去,实是忤逆之罪。
长孙晟本想告诫他一番,但转念一想,在场几个都是孩子,本来不知道这话的轻重,也不会过分放在心上。
如果一经自己强调,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加深他们对这些话的印象。
一旦谁不经意间说出去,必将惹来祸端。
所以还不如轻描淡写地带过。
长孙晟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说道:“你们的志向都很好。但立志首重要坚,如果稍遇艰难,就临阵退缩,则是立志不诚,与无志何异?”
长孙晟高声问道:“你们愿意为你们的志向,拼尽一生去努力吗?”
几个孩子都响亮地答道:“愿意。”
长孙晟肯定道:“好!从今天开始,你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志向,为之努力奋斗,要每日自问,你的志向是否坚定?你是否为之付出了努力?”
孩子们纷纷称是。
------
接着长孙晟将读书、习武的各项要求作了安排。
每日早晨,几人都要闻鸡而起,练习武艺。
长孙鸿兄弟三人白天依然到学馆读书。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读书、习武都在霹雳堂。上午按长孙晟开列的书单自学,下午长孙晟亲自为其二人解惑。
晚上,所有人都到霹雳堂,在长孙晟指导下练习武艺。”
安排完毕,长孙晟问道:“你们都可曾记下?”
几个孩子都表示已经记下。
最后,长孙晟道:“明天早上,你们先向世民学习一下李家拳法,我已和唐国公商议过,他已同意传授你们。”
“明天晚上,我指导你们练习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