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八百里急抱,辅宁郡王朱允炆与凉国公蓝玉反了

朱元璋一声断喝,中气十足。

吓得文武百官齐齐一缩脖子,目露恐惧。

大家刚才聊太嗨了,忘了这老朱,可是个无比护犊子的人啊!

朱允炆千不该、万不该,那也是老朱家的崽。

他们这些打工仔,和人老朱家的崽,不可同日而语。

那他们刚才的议论,这罪过就大了啊!

“请陛下责罚!”

没有过多犹豫,在三只老狐狸和六部九卿老大人们的带领下,文武百官跪下请罪。

朱元璋看向他们,久久的无语。

这尼玛?

打脸是不是?

朕刚才那句话营造出来的效果,被你们一议论、一请罪,全特么的给破坏了啊!

如今还逼着朕做出回复是吧?

老朱瞅一眼傻吊的朱标,探口气摇摇头。

仔细想了想,不行,咱老朱不能受这委屈。

必须把脸找回来。

老朱已经放弃打回去的冲动了。

没办法,朱标、朱允炆这爷俩,太不争气了啊!

朱元璋静静注视跪地请罪的文武百官,很快,他嘴里发出轻笑声,且笑声越来越大。

“哈哈哈……诸爱卿啊!你们,你们着相了啊!”

三只老狐狸和六部九卿老大人们,齐齐抬头,茫然望着笑得合不拢嘴的皇上。

这是咋了?

听那话的意思,像是我们傻逼了。

可结合上下文,皇上其实您才是那个最傻逼的啊!

我们就静静地看着您装逼,看您如何把场子找回来!

“嗯,说实话,允炆这孩子会造反,的确出乎朕的预料。”

“不过嘛?”

朱元璋先抑了抑,而后迅速调转话锋。

不给文武百官看笑话的机会。

“北方有燕王朱棣在,还有曹国公李景龙以及朕暗中培养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允炆和凉国公蓝玉的造反,不足为虑。”

首先,老朱先告诉文武百官:甭看朕的笑话,这点乱子,老朱还摆得平!

接着,老朱就要说道说道他们刚才的议论声了。

“皇长孙造反,确实不够聪明。”

“不过,这也有朕假死脱身的原因在。”

“允炆不了解内情,因此做出了一些不智之举,也情有可原吧。”

老朱那语气,颇为无奈。

但熟悉老朱的三只老狐狸,清楚地明白,这还是“抑”,甭想看他的笑话,还会扬的。

果然,不急某些表情管理不过关的文武官员,嘴角笑容绽放。

老朱就已经再度开口了:

“但错了就是错了,哪怕是我天家骨肉,那也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朱允炆造反,凉国公蓝玉都可免除意思,而他……朕定斩不饶!”

忽然之间,老朱身上腾起杀气。

宛如实质的血腥味弥漫开来,让人心中一凛。

距离老朱最近的朱标,呆呆抬头看着父皇。

“爹,他是您大孙子啊!”

“不,他不是!”

朱元璋冷冷开口,看也不看朱标一眼。

在无数人的复杂目光中,朱元璋淡淡开口:“朕的大孙子,应该是八岁就薨的朱雄英,朱允炆只是你朱标的庶长子。”

“啊……”

朱标都傻了。

他没想到,这个时候,老朱会提起常氏所生的那个可怜孩子。

“所以,退一万步说,用我天家一个三代庶长子,立我天家威信,这买卖划得来!”

朱元璋每个字都铿锵有力,像是一柄柄短刀,狠狠攮入在场文武百官心口。

这皇上,哪儿是在大义灭亲!

他就是如他所说那样,是在立威啊!

这立威的对象,只要有点政治嗅觉的人都能感觉到:是他们这些文武百官啊!

让你们刚才议论,让你们想判我朱家子孙死罪!

你们不是能嘛?

你们不是看朕和老朱家的笑话嘛?

那朕就给你们来场“杀鸡儆猴”。

很对不起您嘞,想看的喜剧没有,朕给你们换成了恐怖片!

这样一来,老朱家只是少了个不肖子孙,而文武百官心中,却多了一重敬畏。

无比了解老朱的三只老狐狸,眼神复杂看着那位背手站立的雄奇身影。

这才是老朱啊,这才是那位带着他们打天下的千古一帝朱元璋啊!

心狠手辣,不,这都是表象。

核心思维:就是个买卖人啊!

瞧瞧人说的多明白:用个三代不孝子,换天家威信重立,这买卖划算!

那哪儿是划算啊!

这特么的是血赚啊!

反正朱允炆都是要死的,再不舍、再心疼,也都护不住他。

不如废物利用下,让朱允炆的死,成为天家立威的工具。

老朱这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什么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下子一搞,不仅朱允炆给老朱家抹的黑能妥善解决。

还能将老朱家的煌煌天威再拔高一个段位。

最最重要的,人家办的没错啊!

从法理到人情,你顶多能说老朱一句“大义灭亲”。

可人老朱换来的,是儒法两道人的称赞。

“道德上尊礼,法理上严明。”

老朱这做的不仅没有错,还要被称赞,还要被写入史书,万古流芳!

六部九卿的老大人们心中悲叹:比政治手腕,他们全都是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