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老朱一死,劳资就是朕,那还不想咋躺平就咋躺平

文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他们集体选择沉默。

说白了,他们文官是大明朝打工的。

年年科举、年年经查,起起伏伏、上上下下,根本没人权。

而这些勋贵就不一样了,他们才是大明朝的原始股东,算老朱家的合伙人。

勋贵和皇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除非大明朝这条船翻了,不然勋贵们就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享有荣华富贵。

换句话说,比之文官,勋贵们更关心大明皇朝的安危,以及传承有序。

特别是,现在的太子要消番、削爵,直接跟他们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

那勋贵们还能坐得住嘛?他们没直接拿着武器去敲登闻鼓,已经是老朱龙威浩荡,无人敢惹了好吧?

文官们看着嚣张的勋贵从他们面前走过,心里酸的不行。

都是人中龙凤,凭啥你们就高人一等啊!

“太子爷要能削爵成功,对咱们不失为好消息啊!”

“嘘!小声点,没看那些人手里都拿着弓箭的嘛?”

“这些人连太子府都敢闯,逼急了杀咱们怎么办?”

“可不能蹚浑水,且隔岸观火看着就行。”

老成持重的文官们,位高权重的六部九卿大佬们,纷纷勒令下头的中低阶官员老实待着,千万别引火烧身。

不管这双方谁占了便宜,对他们文官都有好处。

消番、削爵吧,可以减少护不开支,可以有更多银子投入生产,修河堤、改善边防,都挺好。

要是勋贵们赢了吧,那太子犯了众怒,肯定是要被罚乃至被废的。

那么继承权最大可能还是落回到皇族长房一脉,这就符合他们读儒家经典考科举试文官们的价值观,长幼有别,传承有序。

那前段时间皇上在奉天殿力压百官,回过头去看,就是个笑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勋贵们如果能赢,反而是帮了他们文官战胜一次皇帝。

于是乎,文官们的心态又发生了变化。

他们从隔岸观火,变成了看狗咬狗的幸灾乐祸。

你们谁赢了都挺好,真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