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等你驾鹤西行,劳资会烧纸告诉你,什么叫躺平睡好、垂拱而治

“朕就知道你不懂。”

“所以早早地准备好了答案。”

“比如这科举,你就要牢牢地握在手中,使进入官场的文人士子成为你的天子门生。”

“再比如藩王、爵爷们的封地,每一厘一毫,都要经你批复才能给他们。”

“还有户部和内库的钱粮……”

谈起这个,老朱可谓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他说的起劲儿,朱权听的昏昏欲睡。

【说的这都啥跟啥啊?】

【那么多事儿得紧紧握在手里,怪不得你七十岁出头就死了。】

【劳模皇帝不是荣誉,那是你累死自己的大坑啊!】

【劳资才不要学你,劳资就要垂拱而治。】

正在长篇大论的老朱,忽然卡咳、哑火。

目光不善扫来,朱权忍不住打个哆嗦,急忙拍马屁。

“父皇说的鞭辟入里,儿臣当以父皇之言为金科玉律,一定照办。”

朱权嘴上诚惶诚恐,装作如获至宝的样子。

可他在心底里,却把老朱骂了个狗血淋头。

【看,看你麻痹啊看?】

【自己说的是狗屎,还不让人骂嘛?】

【就你这些老掉牙的论调,秦皇汉武都玩儿烂的好吧?】

【要真按照你说的做,劳资皇位也得给人抢走。】

【不被抢走也得被累死,劳资不想做短命皇帝啊!】

面对朱权的吐槽,朱元璋保持了应有的冷静。

“权儿,你是否觉得朕说的这些,太过繁多,一一做了太累?”

老朱一脸严肃,紧走几步来到摇篮旁,眼一眨不眨盯着朱权的瞳孔看。

看上去,他是想通过朱权的眼神、表情,洞察他的内心。

实际上,朱元璋只是想通过这种压迫感,让权儿说点有用的,在心底里。

朱权这次没先嘀咕,先急着在嘴上做出回馈。

“父皇,儿臣不觉得做这些很累。”

“儿臣觉得做这些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一位称职的皇帝,还应该遍走天下,查阅山川地理,体恤风土人情。”

如果只看朱权那一本正经、义正辞严的表现,老朱真想暗暗点头。

可惜,听完朱权嘴上说的,还要听他心中嘀咕的。

【还算劳资机智,这样说,你老朱总没意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