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朱权,想放假,想颐养天年

咦的一声。

朱权的这一番话,让老朱生起了别样心思。

不是没有权儿说的这种可能啊!

如果这个道衍和尚,如今还没成长到那一步。

朕是不是能提前干预他的人生,让他为朕所用呢?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思维,就和普通人不一样,就很别致。

“师弟啊……你原名叫什么?”

朱元璋饶有兴趣问了起来,态度不说和蔼可亲,也有种慈父般的温和。

如果是黄子澄,现在估计又抖了起来,肯定要死谏什么的。

道衍和尚太了解老朱是啥人了。

突然露出这种笑容,难道说老朱已经对我起了杀心?

道衍和尚脸色凝重,谨慎作答。

“草民原名姚广孝。”

“好名字啊!”

朱元璋鼓掌大赞,甚至有见猎心喜之态。

这让道衍和尚和朱权都觉得纳闷。

【老朱这是咋了?怎么突然像是丈母娘看女婿似得,越看越来劲。】

【他不会是要重用道衍和尚吧?嘶……如果是这样,历史怕不是会改写吧?】

【这个道衍,刨除他绑架我造反这事儿,可是一位真正的经天纬地之才。】

【老朱行啊!这眼力,堪称慧眼识珠啊!有点真本事。】

呵呵……

朱元璋斜眼瞧向摇椅上的朱权。

合着在你眼里,朕当劳资的,还没点花活了?

这点看人的本事要没有,朕如何在蒙元统治的末期,异军突起、开国大明啊?

臭小子,学着点劳资吧……以后,说不得朕要将这大明江山传位于你呢!

关于这点,老朱已经思考有几天时间了。

虽然说,太子朱标仁孝义悌,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大臣们都很支持。

可自从老朱发现,朱标身边那么多包藏祸心的人后,他就觉得这孩子性格里有一些软弱。

以朱元璋对朱标的熟悉,这孩子心思透彻,眼光毒辣,不可能发现不了身边的隐患。

可朱标仍然允许那么多包藏祸心的人留在自己身边,为什么呢?

只有一种可能:他不忍心斩断那些朝他伸来的毒手。

因为这些毒手都是他弟弟、妻儿、亲朋故旧的。

朱标下不了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