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向东迎了出来问:“你写的文章又被杂志采用了?”他原本以为苏慢第一次投稿成功是碰巧,没想到再次成功。

苏慢点点头:“三篇文章,九十块钱,相当于你三个月的工资,所以你们两个不用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我会想各种办法赚钱,安排你们的生活,以后家里用什么、吃什么你们都少管。”

“就是说,我给你们猪肉吃你们就只管吃,别管猪肉花了多少钱,怎么来的。”

她要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吃点好的,把缺少的东西都备齐,还不能让苏向东疑心,只能让他少管少想。

苏向东接过汇款单看了看,感觉他姐好像比以前强多了,也没见她怎么写文章,就比齐修文这样一直写文章的人还强。他答应说:“行,那以后你当家,我少过问。”

苏向南正在盛饭,羡慕地说:“姐你真厉害啊,我连作文都写不好。”

苏慢抓住机会跟俩兄弟说认真读书的重要性。

兄弟俩已经做好玉米南瓜粥,炒了个白菜粉条,屋里开着窗户烧着炭盆很暖和。四人吃过饭后,两兄弟刷锅洗碗,苏慢打开编辑给她的信。原来是约稿信,信里说苏慢的三篇文章角度独特,想象力丰富,为读者勾画了未来的美好生活图景。

编辑希望苏慢继续写同类型的稿件,虚构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物对未来进行展望。他还给了建议,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建议苏慢写十篇左右系列文。

苏慢没有马上动笔写,她需要好好构思一下,她把信重新叠好留着以后慢慢揣摩,早早躺到暖呼呼的炕上,一边琢磨稿子的事情。

知青点的人都知道了苏慢写稿又被采用的事情,左清明拿着杂志样刊给齐修文看,他语带嘲讽:“你看,苏慢写的稿子都比你强,你已经发表四篇,你呢,写了好几年也才发表两篇,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