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荒把手放致案几上,示意魏无忌说下去。
“大人,齐国与我吴国在边境陈兵对峙半年多,这您是知道的,前线军情吃紧,后方魏齐边境,齐军精锐也是多被调至前线,这您也是知道的,越过魏齐边境,津北平原就是齐国的主产粮区,贩往魏境的粮食也出自此处。与其被他国扼住咽喉,何不用魏武长矛将其收入自家囊中?”
魏无忌停住话语,见眼前公子荒已进入思考之中,又接着道,“大人,区区弱晋,为了臣民生存,尚敢破西关,强夺宋国河西十二城入囊,而眼下大魏,强兵劲旅,怎不为艰民生计出力呢?诸国纷乱,大战说是无义,实则皆为民生。前辈若为万民谋此生路,必将载入大魏史册,丰功伟绩啊。”
魏无忌言罢,与公子荒二人对坐无言。
公子荒陷入深思,半晌,面露喜色道,
“哈哈哈,哈哈哈,魏卿,所言秒极,若非魏卿已是吴臣,我真想荐举魏卿为我魏国御大夫,年纪轻轻,竟能巧解我魏国眼下大困,真乃天降人才!来魏卿,共饮此茶,饮罢随我入宫,面见君上。”
魏宫内殿之中,公子荒将魏无忌所言之理,尽数道于魏献公,阐明利弊,“君上,齐国与吴国在湖海之地对峙已久,精锐尽出,后方空虚,若率大魏铁骑,南出山海关,夺齐地津北,获其粮产,对内,即可安民心,充足军粮后,对外,又可举兵北上,诛伐塞外蛮夷,以震国威。此计一举两得,内外之忧可同解。”
魏献公听完公子荒献计后,容颜大悦,当即命内侍传唤,明日大朝,商议与吴国合盟,上下共击齐军。
客栈内,魏无忌将朝堂之中的好消息带回,使团一众欢呼而歌。
“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离魏返吴啦?”曹洛面上大喜,问道。
“怎么洛哥?想你的姜姑娘了?”魏无忌笑道。
“边去,说什么呢你!”曹洛竟羞涩了起来。
“瑶瑶仙瑶”李敢在一旁模仿着曹洛的声音搞怪嗔叫道。
“找揍啊你!我什么时候这样过!”曹洛与李敢闹做一团。
“哪天你不说这几句梦话,哈哈哈哈。”李敢一边躲闪,一边哈哈笑道。
边上一位大眼棕发的可爱小姑娘看着屋内众人闹做一团,拽了拽魏无忌的衣衫问道,“魏先生,瑶瑶是谁啊?”
“嗯你嫂子。”说完魏无忌也哈哈大笑起来。
吴齐对峙前线,本是早已做好决战攻略的齐国大军,因渗透之计被破,又因天公不作美,粮产歉收,眼下只能与吴国军队在湖海前线僵持。
双方国君、主将皆知,这场大战发展到眼下的局面,若是不能一击将对方彻底击垮,反被拖入泥潭,必将大败。
双方对垒,从最初的摩擦不断,再到小股冲突,而眼下数月过去,却变成了单纯的对峙。
不仅齐公赵印下令前线按兵不动,吴郑公更是接连修书六封于前线主将周瑾,命其固守。
吴郑公唯恐周瑾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发命书措辞严格,甚至还配上了金牌。
周瑾在行辕大帐中,看着案几上的六封诏书,又看了看写着粮草日渐吃紧的军报,面沉如水。
望着桌案上的沙盘,静坐一夜的周瑾,天亮之时,下达了一条军令。
几日后,星夜,远在吴尧边境的蔡丘大营,一队二十人的轻骑队伍,快速入营。
三日后,吴军步骑联阵,两万大军,化整为零,编成两个师,杀过吴尧边境,直扑尧国边境小镇徐凌。
尧国徐凌镇,地处吴、齐、尧三国交汇之地,地势平缓,地形多为平原,无天险可守。且徐凌镇为一小镇,城防不高。
吴国前线主将周瑾,亲率大军二万,一路奔袭,直逼城下,两万步骑安营扎寨,对徐凌围而不攻,困城十日,期间不定时向城内泼洒箭雨。城中军民死伤惨重。
徐凌守军都尉不堪每日箭雨袭扰,率城中仅有的五千守军出城与吴军死战。
一方为吴国名将周瑾,亲率步骑两万,一方为尧国边境小镇徐凌不知名的守城都尉,带兵五千,死战结果可想而知,不出一个钟头,徐凌守城军大败,守军都尉身死乱军之中。
攻下徐凌后,周瑾速发军报命令,命境内蔡丘守军不动,固守后方,再从吴齐前线湖海,抽调三个师,整三万军卒,前往徐凌。
至此,吴国对尧国不宣而战,十日攻下尧国徐凌,驻军五万,与湖海吴军阵地成犄角之势,一西一南,围夹齐军。
吴都建业,铜雀宫内殿,吴郑公放下手中刚刚从前线呈回的军情报书,手中微抖。
“好,好啊,太好了。”声音低沉,却夹杂着极大的愤怒,因为愤怒之极,吴郑公的身体也出现的轻微的颤抖。
一旁年老内侍见状,赶忙端上一碗茶药,“主公,饮点茶药,身体要紧。”
“啪”
茶杯落地,碎成片片瓷片,碗中茶汤泼洒一地。
“好你个周瑾,好样的,我叫你湖海按兵不动,你就给我不宣不报去折攻徐凌。你是要当赵印了吗!我还没死呢!咳咳咳咳”内殿之中,吴郑公咆哮着,随之就是一阵急咳。
“哇”的一声,随着咳声加剧,吴郑公一口鲜血喷出,泼洒在案几上的诸多军报与书简之上。
“主公”年老内侍嗓中带着哭腔,从袖中掏出一方丝帕,上前为吴郑公擦拭嘴角边的血迹。
“好,周瑾,我就看你还想做什么,”这一口鲜血吐出,吴郑公反而怒气渐消,嘴角浮出一丝冷笑,眼中凶戾之色渐起,“阿五,传命镇海军,把周将军府盯起来。”
“主公,这”年老内侍听此命令,心下惊异。
疑心这种东西,一旦出现,就是打开了深渊的大门。
“快去,怎么,你也不听我的话了吗?”
“诺。”老年内侍快步退出内殿。
“咳咳咳咳咳”
一阵急咳再次从铜雀宫内殿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