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山河初乱 第六章.出西关

猎山河 你就放心吧 2809 字 2022-10-28

铁武卒,兵如其名,阵中兵士皆为步卒,军备精良,各个身着重甲持城盾,结阵前行,弓弩不破,刀剑不伤,已是步兵战阵的极致。

宋庆公殿上直接书记使,修战书一封,次年元月,要与晋国决战西关外。

吴国建业,一封紧急军报被送至大将周瑾面前。

周瑾望着堂前曹洛四人,发出称赞,“李都尉的战报我已阅,他对你等夸赞不绝,诸位建功甚大,但军情紧急,此时不是行赏之时,几位随我立即入宫,面见主公。”

吴宫内殿,吴郑公看着周瑾呈上的军报,沉声说道。

“召集军中参将以上,到殿内议事”

侍官领命后转身欲出,吴郑公略一沉吟,“等下,把内阁臣工也召来。”

“诺”

少顷,诸将臣工皆至内殿。

稍过片刻,内殿走出一位年老内侍。

“曹洛,魏无忌,李敢,樊真真,主公也宣你等入殿听议。”

“主公,诸位臣工,正是这四位小将识破了齐国此计。给我军创造了眼下这点斡旋时间”待曹洛四人入殿,对吴郑公施拜行礼后,周瑾介绍道。

诸将闻声,望向曹洛几位,投来赞许目光。

内阁诸臣略略扫了一眼,张阁老坐于椅上,也睁目看了四人一眼,目光在曹洛脸上稍作停顿后,转过脸去,又恢复双目微闭的状态。

殿上吴郑公,以单手遮面,揉着额头两侧,并未做声。

“主公,齐国先锋将吾太以,此将有些名声,这些年在吴齐前线摩擦中,也是屡伤我军兵将。更是位二品中武夫,这等武将都被齐国派入我国境内,其他隐患之情更是未知,眼下局面很是不利。”周瑾接着张口说道。

吴郑公单手揉着额头两侧,未做言语。

殿中片刻无声后。张阁老身后一名内阁大夫出列发声,“此次事大,依眼下分析,皆是由吴尧边军守备不利所致。”

张阁老坐于椅上,闭口未言。

这位内阁大夫见阁老未做言语,接着说道,“军情诸报,边关戍卫,一向是军中之职,虽是军方几个兵士偶然撞破齐国诡计,但如此被动不利局面已然形成,兵府依旧难辞其咎,吴尧边境的蔡丘守备都尉更是要担责。近几年,军备开支,情报开销,兵府所需钱银逐年递增,巨大开销何流?怎至如此局面?”

“韦大夫,军机开支,账目清明,皆由内阁核对,报请财库批查后划拨。”周瑾身后一名参将,出列说道,“此次军机延误,兵府是要担责,但若依大夫言下意,钱银之事,财库和内阁是否也有责任呢?”

殿上吴郑公放下了紧捏双额的右手,对着内侍勾了勾手指,随后接过茶杯,一边饮茶,一边冷冷的扫视着殿下诸臣。

当目光扫过队列最后的曹洛时,目光略作停留,接着转开视线,放下了茶杯。

这时,一直一言未发,坐于椅上的张阁老,清咳几声,开口道,“韦大夫,军情紧急,钱银之事不是重点。”

听闻阁老之言,韦大夫冲殿上吴郑公作揖行礼,“臣多言,主公勿怪。”

随后便退回张阁老身后。

“你就是樊真真?”吴郑公望向诸将身后,笑道,“能与二品武夫扛鼎,是个猛将苗子。魏无忌,小小年纪,竟能识破齐国深谋诡计,前途不可限量啊。生子皆若如此,我大吴可兴啊。”

吴郑公对几位小将稍作赞扬后,目光转向殿中文武,“诸位,眼下之局,何解?议一议。有什么好策略,讲一讲。”

殿中再度恢复安静。

片刻后,周瑾将军拱手出列。

“主公,末将之意,齐军部分精锐经吴尧边境渗入已成事实,这次平津渡的剿敌,吾太以逃脱,必将向齐将发报,通知齐军阴谋已破。我军则应转移战略侧重,吴齐前线变守势为主,抽调精锐布防江北各重镇,同时向吴尧边境蔡丘等镇增兵先防,境内各城施以戒严搜城。欲攘外,必先安内。”

“周将军,此计为下策,若渗透进来的齐军贼子,匿于山林,终日不出,怎解?若偷渡过江,怎解?”张阁老身后,一名内阁辅臣发问道。

“长江天险难渡,又将是春化之时,河流湍急更甚,若贼人南下渡江,定首选几大渡口,乘大船方可渡河。江北各渡口派重兵守备搜查。再抽调两岸军士,沿江搜寻即是。至于过境齐贼,属于孤军,尚无补给保障,拖以稍许时日,弹尽粮绝,必会退去。”一位参将答道。

“若不退则何解?我们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齐军身上吧?”又一位内阁辅臣发问道。

“双面齐下,内搜进行同时,前线佯攻做出对敌压力,到战事吃紧,齐军潜入贼子,不得不撤回正面战线。”参将答道。

“不得不撤?何出此言啊,将军此言,可是轻敌之论啊。”辅臣抓住参将语中漏洞,出言攻击到。

眼看殿前议事,又滑向文武攻讦,殿上吴郑公面色深沉,轻咳一声。

殿下激论的文武众臣,安静了下来。

周瑾再次抱拳作揖向殿上,“主公,此策虽为下策,但是眼下唯有此计应对。”

“张阁老,你怎么看?”吴郑公发问。

“老臣以为,行伍之事,依周将军之计。”张阁老缓声到。

“同时还应修国书于尧国公,在朝堂之上斥责其不义行径,蔡丘不仅要增兵,更要出兵于吴尧前线施于武力威慑,让尧国态度摇摆。再配合境内搜捕加压,齐将若不想将吾太以此等精锐,在吴地有来无回,定会下令撤出。吴之内危可解。”

张阁老,文臣集团之首,与周瑾等武将在朝堂上不和已久,但头脑并不糊涂,此时吴国危机,谁若内耗,谁就是国贼。

若齐尧破吴,国之不国,朝堂党争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