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地下水足够,不如多打几口水井?
粗茶不易入口,他饮了几口便放下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县令终是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
他已听得守卫通报,当即去堂屋见谢晏宁与陆怀鸩。
谢晏宁站起身来,问县令:“如何?”
县令摇首道:“邻县的淡水只够自给自足,无暇支援本县。”
谢晏宁蹙眉道:“大人可命人调查过毒名了?”
“本县的大夫无一知晓,本官已着人去外县请名医了。”县令叹气道,“敢问足下可有高见?”
这县令正值而立,但因长相显小,瞧来不过二十左右,全无官威,加之便服上打了补丁,这副模样一如为无法及第而发愁的穷苦仕子。
谢晏宁提议道:“不如多打几口水井?”
“可惜本县地下水脉不丰,即便多打几口水井,亦不知能不能出水。但目前为止,并无其它的法子,便如此吧。”县令又犯难道,“因本县百姓大多以河水作为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县中无人会打井,更无人知晓该在何处打井。”
谢晏宁回忆着自己所学过的地理知识,道:“请大人命人去查查有以下特征之处:其一,容易潮湿之处;其二,温度较低之处;其三,积水不易散去之处;其四,大雾天雾气最浓之处;其五,蚊虫最多之处;其六,草木生长最为茂盛之处。倘若能同时满足这六个特征,地下水脉必定丰富。”
县令微笑致谢:“多谢足下提点。”
“大人客气了。本尊与徒儿暂居于临河客栈,大人若有好消息,请告知本尊。”谢晏宁不知为何陡生倦意,按了按太阳穴,方对陆怀鸩道,“我们回客栈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