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楚国的底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已经不在过问皇家之事,个个托病在家不来上朝,实则明哲保身。

就是退一步来讲,这些忠臣们一无权,二无兵,三无抗争之力,就是聚集满朝,写下旷世之文,又能敌得过屠刀之利吗?

天下诸侯,皆有不臣之心,何曾只是楚王一人,他好在让陛下安身立命,享受荣华,尚留天子之名。

天下形势已经如此,楚王突然逝去,奴家本来担忧,那貂蝉举刀向皇家问罪,以绝后患。

谁知对方只是派重兵围宫警告,岂不是还有容天子之意,焉能不是幸事!”

伏皇后将内心之言讲完后,汉献帝久久不语,他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我是心有不甘啊!”

此时楚国上下闻知楚王之事,百姓们无不痛哭流涕,一时间街面勾栏酒肆之地,门可罗雀,萧条无比。

百姓家家室内设置楚王灵位,门前悬挂白灯,身着缟素,以示祭奠楚风在世时的恩情。

更有普通百姓之流,出口辱骂刘备与徐晃等人,声声不绝于耳。

那些文人书生们,则是在流泣之时,写下对楚风的怀念之文,对刘备、徐晃之流的痛批之意。

楚国并无因楚王之死,而出现想像之中的大乱和不稳状况,反而更加凝力同心,大有哀兵之势。

原本在心中有些小九九的官员们,见此悄然熄灭心中的想法,他们知道任何人敢出头,必会成为众矢之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四州的青壮年们,突然闻讯要为楚王报仇,各地官府开始征募预备兵力,讨伐敌人,纷纷踊跃报名,数天之内已聚三百万之众。

这不光令各州的府衙们震惊万分,更让知道此消息的曹操、吕布、刘备等人也是目瞪口呆。

兖州,济南国。

正在此地募兵准备进攻楚地的曹操,待看完探子发来的书信后,仰天叹息,长久不发一言。

这时孔明一袭青袍,挥摇着手中的白羽扇,悄然来到曹操的身旁,他已经知道这些日子里,楚国内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