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女王再次上书王莽,表示臣服效忠,王莽得知无病在大月氏,百思不得其解,无病的势力让他很怕很怕,王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公孙护胤心中恨极了无病,也将田馨的冷漠,紫
(本章未完,请翻页)
狼公孙逸被罚降职,公孙述被人孤立,公孙家的产业大量萎缩和西域的贸易断了的事都归罪无病了,其实他猜对了,无病就是要打压公孙护胤,直到他没有了做坏事的本事和实力,才是彻底的斩草除根。
征服,不一定只是消灭。
十一月,无病与明月坐在一起饮酒,明月依旧担心为贵霜和胖顿,无病呵呵一笑,“此事简单。”
无病将自己与明月的酒杯对调,明月思索一下,“大善。”
无病与明月磋商战后重建的事情,无病道,“不太精通,原则是奖功罚过,稳定局势,恢复生产,公孙肱是我结义的二哥,长于内治,出将入相的大才,又在协助白婍婩经略大羌近两年,我就出面请他协助你一段时间,多提拔亲信和人才,整肃吏治。”
明月道,“层层举荐的都是个人的亲信,全凭喜好,难以保证才学,我为这事考虑了多年,认真研究过春秋战国秦汉的官员制度,“世卿世禄制”弊端太多,禁锢了社会发展,春秋时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旧有制度出现了松动。
到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和“养士”之风,考察出来了一匹有用的人才,然一些人善于钻营,更多的还是任人唯亲,难以避免徇私,我朝高皇帝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
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至此让底层人才有了展露才华的机会,但是数目太少。
我有意扩大以察举制为基础,设计一种新型的培养考察人才的方法,夫君,我给你讲讲我的方案,你给评评。”
无病点头,“这事你我不谋而合,我也在考虑人才选拔的方式,你来说说,我听听。”
明月清清嗓子,换了姿势,更舒服的靠着无病,小手划着无病的胸腹,“我打算先通过全国性的定期的对策,三年一考,涵盖儒学、法学、算学、兵学、教宗五门,每三年选拔一批人才出来,委以基层官职,通过政绩再逐级提拔,同时配以严格的监察制度,保证这些人廉洁奉公为国为民。同时在全国兴办教育,形成梯次的教育体系,以后就是一年一结果。”
明月看着无病,无病点头,“贤妻治国大才。”
明月道,“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多是口口相传,孔圣人创立私学,有教无类、开启民智,打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天下郡国设立学校,长安兴办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统治大有裨益,但让思想过于统一,灵活不足。至王莽时代,其人功过皆有。”
明月瞟了无病一眼,见无病并无异色,便继续说道,“其人也有经天纬地的才学,这大兴教育一事是非常正确的,设立了庠序、学校、太学三级体系,村邑中的七岁以上孩童都进入庠序学习,五年后,政府提供食宿,都集中到郡的学校再学习五年,而后通过对策,从各郡又选拔成绩优异的人到长安的太学学习三年,而后委以官职。
这个设想很好,只是还没有经过实践考验,但这个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