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皇帝死

一品嫡妃 我吃元宝 5380 字 2022-10-28

朕最见不得的就是有人仗着祖宗的微风耍横。有本事到朕跟前来耍横,朕倒是要看看他有多大的胆子。”

说完这话,永和帝还特意朝跪着的大臣还有两个儿子看去。言下之意不言自明,这番话是说给韩王听的,更是说给在场所有人听的。

永和帝是在提醒皇亲国戚,也是在提醒文武大臣,别以为韩王刚刚登基做皇帝就好欺负。他的儿子别的本事没有,杀人的本事早就练熟了。谁要是不信邪,大可以试试看韩王手中的刀到底利不利。

韩王躬身领命,“儿臣遵旨。儿臣绝对不敢辜负父皇的教诲,儿臣一定会努力治理好国家。”

“很好,朕的儿子就要有这个信心。”

永和帝又扫视了一眼在场所有人,他先示意韩王退到边上,他有很多话要嘱咐在场的文武大臣。

永和帝先和定国公说话。定国公是他的小舅子,他难免要叮嘱他几句,让定国公在他死后,帮他看着点韩王,别让韩王行差踏错。

接着永和帝又和宋子期说话。说宋子期是个能臣,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干得很出色。一年多的时间,所取得的成绩比别人干十年都要多。

宋子期连连谦虚,不敢领功。

永和帝也不在意。反正他只是表个态,提醒一下韩王,以后可以继续重用宋子期,可以将户部尚书的位置交给宋子期。

韩王心领神会。宋家父女救他性命的恩情,他还没有回报。就算永和帝不提醒,他将来也会重用宋子期。

紧接着,永和帝就朝镇国公招手,让镇国公到他跟前说话。

镇国公一脸战战兢兢的模样,跪在床前,恭敬地说道:“微臣见过陛下。”

永和帝用着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打量着镇国公,最后开口说道:“这些年难为你了。”

镇国公一声哽咽,“微臣能得陛下信任,是微臣的福分。至于其他的,微臣不强求。”

永和帝先是一声哀叹,紧接着又是一脸怒容,将跪在床前的镇国公吓了个半死。

镇国公还以为永和帝要找他算账,结果永和帝却一脸平静地问他:“秦裴的事情,事先你知道吗?”

镇国公先是摇头,紧接着小心翼翼地说道:“微臣和秦裴一直不亲近,这些年却从来没往其他方面想过。微臣以前只当他因为生母的事情有心结,却没想到他竟然不是微臣的……微臣死罪,请陛下降罪。”

“这不是你的错,是吕氏姐妹,那两个贱人,算计了朕这么多年。而且那个吕氏竟然连你这个枕边人都瞒的死死的。”

镇国公心中只觉屈辱,这是他一辈子都洗脱不了的耻辱。幸亏,知道此事真相的人有限。相信在场的人也不会出去胡言乱语,散布流言。

永和帝严肃地对镇国公说道:“朕不怪你,也不想怪罪你。但是朕对你有一个要求,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

“请陛下示下,无论是下刀山还是下火海,微臣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镇国公郑重其事地说道。

永和帝满意地说道:“你很好。朕命令你,以后只要见到秦裴,务必替朕手刃此人。秦裴逃走了,那你就派人去找他,一定要找到他的下落,然后杀了他。总之,秦裴不能继续活在世上。你做得到吗?”

镇国公张了张嘴,杀了秦裴,他可以吗?原本还在犹豫的镇国公,一对上永和帝阴霾的目光,顿时坚定下来,掷地有声地说道:“微臣做得到。微臣一定会手刃此人。”

“很好!朕相信你的手段,一定可以达成所愿,手刃秦裴。”

永和帝鼓励地看着镇国公。

镇国公一阵热血上涌,显得无比激动。永和帝不仅没有杀了他,而且还表示信任他,还安慰他。遇上这样的好皇帝,他还有什么不满。既然陛下有要求,要他杀了秦裴,就算秦裴是他养育了二十年的儿子,他一样能够毫不犹豫的杀了秦裴。

永和帝对镇国公的反应很满意。

当年他留下镇国公,还委以重任,就是看中这个人心性简单,胆量不大,却又热衷权势。这种人人品不高贵,可是简单好用。这么多年过去,他果然没有看错镇国公。

镇国公领了他的口谕,这辈子镇国公都会将杀死秦裴这件事情记挂在心上。不杀死秦裴,他一天也别想安宁。等镇国公真的杀死了秦裴,估计也不得安宁。

想到这个结果,永和帝笑了起来。

有人同他一样难受,他就不那么难受了。

永和帝一个一个的嘱咐,他就想趁着最后的时间,将事情都交代清楚,如此他才能死得瞑目。

说了一个时辰,永和帝才将想说的话说完。

这个时候永和帝只觉得头晕目眩,口干舌燥,浑身难受得不行。

见永和帝难受,文武大臣们都识趣得退下。

唯有三位王爷还留在寝宫里。

永和帝抓着自己的心口,心口很难受。他又盯着韩王,他似乎忘了一件要紧的事情还没嘱咐韩王。究竟是什么事情?

永和帝的目光微微一抬,就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刘小七。

猛地一下,永和帝就想起他忘记了什么事。他忘记了给宋安然赐婚的事情。

永和帝看着韩王,他急切地想要告诉韩王,一定要将宋安然弄到手里面,一定要将四海商行弄到手里面,不能让一个世家商人掌握全国一半的粮食市场,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可是永和帝呜呜呜的叫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永和帝面露惊恐之色,他这是怎么了,他怎么会说不出话来。难道他要死了吗?

霍大夫不是说他还有三五个时辰的时间吗?

永和帝瞪大了眼睛盯着霍大夫,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霍大夫赶紧给永和帝扎针,可是已经没用了。

之前那一个时辰,永和帝没有节制的消耗掉了最后一点点生机,这会他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韩王大声呼喊着永和帝。

“父皇,父皇?父皇,你能听见儿臣说话吗?父皇还有什么话要嘱咐儿臣,儿臣听着。”

“啊啊啊……”

永和帝张着嘴,能发出声音,却说不出话来。甚至连手都动弹不得。

韩王朝霍大夫看去。

霍大夫微微摇头,“陛下操心太过,最后一点生机已经没了。如今,草民已经无能为力。”

言下之意,永和帝就要死了。也就是一会的事情。

韩王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父皇不能有事,霍大夫,你快想办法啊。父皇还有话要说,你赶紧扎针用药。”

霍大夫摇头,“草民无法可想。王爷要是不信,可以请其他太医给陛下问诊,相信他们会得出和草民一样的答案。”

韩王一脸僵硬,他该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永和帝过世吗?

韩王突然跪了下来,“父皇!儿臣一定会牢记你的教诲,按照你的吩咐治国兴邦。父皇你不要担心儿臣,不要担心后宫皇妃,儿臣会替父皇安排好一切的。”

韩王哭喊着,安郡王和鲁郡王也都纷纷哭了起来。

原本还在外面消化永和帝的嘱咐的那些文武大臣,一听到三位王爷的哭声,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一进来,还来不及问怎么了,就看见永和帝睁大了一双眼睛,僵硬地躺在床上。

永和帝死啦!永和帝这是死不瞑目啊!

永和帝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永和帝不是该说的都说了吗,怎么会死不瞑目?

霍大夫一脸平静地对所有人说道:“陛下去了!”

然后开始将银针从永和帝的身上拔下来。

“陛下去了啊!”

过了好一会,才有大臣反应过来,大声叫起来。

刘福一声干嚎,“陛下薨了!快敲钟!”

丧钟敲响,一代帝王永和帝就此离世。这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韩王嚎啕大哭,众臣们纷纷上前劝解,这才将韩王劝住。

接着杨阁老就提醒宋子期定国公,既然永和帝已经过世了,按照程序,也该将传位诏书拿出来,确定韩王的地位。

宋子期和定国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没意见。然后两人又朝刘福看去。

刘福知道国家社稷为重,他擦干眼泪,对众人说道:“老奴这就去取秘匣。”

取来秘匣,三然拿出贴身保管的钥匙,分别插入三个锁孔,齐齐一扭,锁被打开。

紧接着定国公郑重地取出里面的传位诏书,打开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又亲手交给宋子期,由宋子期宣读传位诏书。

宋子期轻咳一声,用着略显低沉暗哑的嗓音,开始诵读传位诏书。

众臣连带三位王爷还有寝宫里面的小内侍宫女纷纷跪了下来。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也是关键的一刻。

宋子期只觉手中的诏书有千斤重。只因他手中的这份传位诏书决定了一个帝国的未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第三卷完

------题外话------

第三卷终于写完了,撒花庆祝。

这一卷写死了好多人,满足了元宝大开杀戒的愿望。

死亡名单就不统计了。

马上开启第四卷,安然和颜宓大婚,夫妻双双斗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