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袁姓少年简直是丧尽天良

在蔡琰眼里,眼前这少年既然年纪轻轻便有这么多人前呼后拥,一定是袁氏亲眷子弟。

要知道,她们蔡氏跟袁氏可是有旧怨的。

当年蔡邕在陈留郡圉县老家读书习字,精研音律,日子过的潇洒自如。

当时正是桓帝在位,袁绍之父袁逢任朝廷司空,袁逢便向皇帝举荐了蔡邕,想征辟蔡邕入朝为官,皇帝也听说过蔡邕之音律技法当世无双,正好让蔡邕来演奏,所以便答应了。

但是这个年代,演奏者的地位是很低的,乐器多为倡人所习练,蔡邕研究音律是因为喜欢,并非要堕落到跟倡人一般的地位。

所以蔡邕拒绝了朝廷的征辟,自然皇帝不悦,袁逢也觉得很没面子,下令将蔡邕流放朔方。

后来几经周折,蔡邕又避难江南十二年,等袁逢死了,这灾祸才消,蔡邕自然对袁氏恨之入骨。

所以此时,蔡琰宁愿死,也不会接受袁氏子孙的施舍。

丁辰万万没想到,蔡琰竟然对自己这种态度。

不过他陡然就想起来,自己现在的身份是袁熙,所以蔡琰才会这样拒绝。

曹操对蔡邕极为尊敬,少年时一直持弟子之礼,蔡琰绝对没有拒绝的理由。

丁辰思虑了片刻,是否现在向蔡琰吐露身份?

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他此时冒充袁熙深入草原,可谓步步凶险,此前已经有袁氏的人冒充他去见去卑了,而他为了栽赃嫁祸给袁氏,刚刚冲破了草原关卡,还杀了一个头领,正需要坐实这个身份的时候,不能随意泄露身份。

“带这位夫人一起走!”最终丁辰摆了摆手,策马向草原上深处行去。

反正蔡琰早晚都会知道的,也不急在这一时。

有军兵持着长矛上前,胁迫蔡琰跟他们一起走。

蔡琰并不怕死,搂着儿子冷声道:“要杀便杀,休想让我去邺城为倡。”

在她看来,这袁氏子弟之所以要强行把她带走,多半也跟其先祖的想法一样,要逼她作为倡人,为其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