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帝能够做到的吗?绝对不是!这些事情都表明了当今皇帝不简单,他绝对对于中央朝廷有着极强的控制力。
因此直接彻底的变革科举绝对不是无稽之谈。
现在他们真的没有办法去反对朝廷了,他们内部自己都被彻底的分化了。这些读书人绝对都不傻,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看出了这一点儿,皇上的手段实在是高超,将最大的反对力量直接消除于无形。
而另外一股强大的力量朝中的一众官员在皇上拿下高层之后,那一众高层可都不是一个人,每一个尚书、内阁大学士在中央在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泵累,当他们坐在那个位置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去簇拥上去。
于是一层套一层,可以说现在的大明皇帝对地方的掌控力是极为强大的,再加上长达一年时间的官员京察和大计。
甚至现在皇上还在全国所有的城池驻扎军队,在过不了多久这些军队就布置到位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真的已经没有能力去反对朝廷了,就算他们真的站起来反对,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的皇帝可是一个凶人,该杀就杀,死在他手上的读书人有多少了?恐怕已经绝对超过三千人,若是加上那些官吏,绝对已经超过两万人了!
在这种形势下,他们是绝对不会站出来反对的,谁愿意站出来谁站出来。
就像一个多月前不就是有两千余人站出来反对皇上的决定了吗?结果是什么?结果大家都看见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吧。
而这还不是反对科举变革,仅仅是看不起那些吏员罢了,这很过分吗?以前不都是这样的吗?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遵守朝廷的决定,想办法去尽快跟上朝廷的动作罢了,万万不可被朝廷拉下来,到时候若是真一切都变了,他们很早就会做好准备了。
……
阎应元来到扬州城已经有数天了,抵达这里后他用了一天时间就处理好了各种事项,第二天就开始上任了。
阎应元很快发现,在这扬州城里不管是那个朝廷部门都有着大量新上任的官员,这些人和他阎应元是通过一个途径上来的。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这南直隶人,这里很少有和他阎应元那样来自其他省的。
但是即便是如此,这些南直隶的新官员们并没有排斥他阎应元,反而对他很是友善,在其他人看来这阎应元虽然是其他省份的,来到这扬州城和他们抢夺的官职的。
但是此人一来就是五品官员!刚进官场就有如此高的品阶,而且还是在财富、权势皆不缺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此人肯定是朝廷极为重视的。
那必然是大有前途的,我等若是和此人交好,那之后对自己的发展自然是很有好处的。
而阎应元也不是傻子,对于众人的刻意交好,阎应元也很是和善,他也想和众人交好,短短不到三天,阎应元就和众人打成一片,双刀的关系已经颇为不错。
在与众人的相处过程中,阎应元也发现了事情的不简单,从这些人的言语之中,一举一动之中。他发现这些人在若有若无的抱成一团,隐隐的对于之前那些通过科举,获得进士功名的那些前辈官员颇为排斥。
而且不仅仅他们是这样,那些高阶官员对于他们这些人也是颇为排斥,似乎不太看得起他们。
阎应元沉思一段时间,他也是发现了问题,那些“老”官员恐怕是看不起他们这些大多数连举人功名都没有获得的“年轻人”。
而自己这些年轻人恐怕也是对此要么是要有预料,或者是在与这些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于是双方两个群体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双方进入官场的方式不一样,这两种方式的难度实在是相差太大。
还有一点儿就是自己这些人现在的位置之前都是吏员,对于吏员他们绝对都是可以随意指使,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们都变成了官员,和他们这些高阶官员之间在身份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发生了这样的事儿,他们的心情会好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