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绝对不能再走进京城。
魏忠贤用了近六年时间,才彻底将如日朝天的东林党给清除出中央朝廷,东林党的势力大为缩减,完全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朝堂之上他们只剩下大猫小猫两三只,他们仅仅在地方上还有较强影响力。
朱由检登基后更是干净利落的将魏忠贤送到了凤阳养老,但是朱由检可是完全接手了魏忠贤的政治遗产,在处理掉以崔呈秀为代表的一批人后,剩下的人朱由检都用了。就连阉党大佬黄立极朱由检都没有将他送回家,他还安安稳稳的担任着内阁首辅。
之后在这些人的支持下,朱由检顶住了东林党试图回到朝堂的努力。
虽然朱由检还用了以徐光启、孙承宗为代表的东林党人,但他们和赵南星这一批人完全不一样。他们和赵南星等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可以说完全不是一路人。
就比如说在确定新一任的蓟辽总督时,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上都有很多人在支持袁崇焕,希望他能够官复原职。
就连孙承宗也是如此,极力的向朱由检推荐袁崇焕,甚至这孙承宗当时还向朱由检保证若是让袁崇焕担任蓟辽总督,大明定然能够让建奴寸步难行!
就连那袁崇焕都跑到了京城,想要运作一番,官复原职。
朱由检也知道这么多人支持袁崇焕也不仅仅袁崇焕是东林党人,更多的还是因为这袁崇焕打仗却是有一手,在辽东也守住了城池,打出来了“锦州大捷”!
而孙承宗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孙承宗担任蓟辽总督时,就对着袁崇焕十分看中,甚至直接将此人视为自己的学生。师徒关系之下,孙承宗向自己推荐这袁崇焕也非常正常。
但是朱由检自己就看不上这位圆嘟嘟,单单是他欺骗崇祯皇帝,说要“五年平辽!”,朱由检就不喜欢他,更何况他还私自斩杀毛文龙,也正是从他开始,辽东在走向藩镇化的道路上一却不复返了。
不管是为了辽东的安稳还是防止东林党的卷土重来,朱由检就不会用这个圆嘟嘟,甚至朱由检连见都不想见他。
朱由检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的他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一方面是辽东形势的压力,一方面是臣子的逼迫。
最终,朱由检还真找到了一位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比那圆嘟嘟强很多的人,那就是袁可立!
果然,袁可立一出,就没有人再反对了,于是那圆嘟嘟也彻底的远离了朝廷,好好的在家颐养天年吧。
朱由检可一直都没有忘记仍然在民间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东林党!他怎么会让那么多的东林党人进入大明的官场?这种事情他绝对不会允许!
这一次朱由检为什么一定要安排那些吏员作为他们的老师,一方面是这些吏员的确能力颇为不凡,当他们的老师的确是很合适。
另一方面朱由检也是为了引蛇出洞,按照朱由检的了解,这些偏执的人绝对忍受不了对他们的这种“侮辱!”,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再次跳出来,如此一来朝廷就能再次给东林党一次重击。
因此朱由检早早的让担任南京大营总督的黄得功做好应对此事的准备。
只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第一批忍不住跳出来的竟然是山东的士子,不过既然你们跳出来了,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就先把你们给处理了。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南京的东林人根本就忍不住,确定消息后的第二天,三千余东林党人中的八成,两千五百人也是直接闹事,他们的手段和山东的士子几乎是如出一辙。
在不少老师被推翻在地,大军就动了,虽然这些读书人数更多,但是黄得功可是一直就盯着他们,一千余大明精锐士兵直接出动,短短半刻钟,所有参与此事的读书人就被关起来了。
但是还是有几位老师受伤颇重。
这件事在南京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东林党人不断的在混淆视听,试图掩盖他们东林人殴打老师的真相,将脏水泼到军队身上。
可惜现在朝廷对于舆论的掌握已经今非昔比,而且黄得功以及应天府府尹陈奇瑜要有准备,东林党人的行动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根本就没有人相信他们。
南京百姓只要一想到这种人可能成为管理他们的吏员,他们就不由得想起了刚刚被皇上处死的那些罪大恶极的吏员,他们心中就直冒凉气,这绝对不行。于是在整座南京城中充满了对他们的声讨,要求朝廷严肃处理这些不忠不孝之徒。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南京城中的两位东林大佬也彻底的慌乱起来,他们再次聚到一起,准备要商议一番,这件事他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挽救这两千多人的仕途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