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页

随着军官的命令,这支部队随即分出数十个人和一卡车物资,在路边丘陵上开始修建防御阵地,其余人则继续行进。一切都井井有条,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张阀私军虽然名声不那么大,可也是支不可多得的精锐。

前进十几公里,这支部队又分出几十人,再次修建防御警戒阵地。剩余的人又走了近二十公里,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座小山,山顶隐约出现一座城堡。

张阀军官拿起望远镜,在视界中城堡渐渐变得清晰。这并不是个小据点,而是至少可以容纳数千人的要塞。要塞墙头,数面军旗迎风飘扬。看到军旗上“幽燕赵氏”的字样,军官紧绷的脸终于显得轻松了些,重重吐了口气,吩咐道:“立刻派人回报将军,就说我们已经到了赵阀防区。”

旁边上尉即刻下了指挥车,从后厢搬下一架机车,驾车向来路驶去,转眼间就在滚滚烟尘中消失在道路尽头。

此刻在不远处的要塞中,一间不大的会议室内居然挤了七八个将军,除了两人是帝国正规军团的将军服之外,其余人都带着赵阀或是狼烟军团的标记。这并未压低威慑力,反而有所提升。众所周知,赵阀私军和狼烟军团的战力还在帝国主力军团之上。

居中而坐的是名鬓发已经有些斑白的中将,此刻正紧锁双眉,盯着铺在会议桌上的地图。在他左手边,端坐着一个剑眉星目的年轻将军,看上去还没有三十岁,却赫然佩着少将军衔。一众将军中,不到三十岁的竟然还有两人,其中一名准将看起来才二十三四的样子。余下将军,也大多在三四十之间,罕有超过四十。

只有属于帝国军团的两名将军都在五十上下,都是少将。他们望向居中沉思不语的中将时,眼中均有敬畏之意。

赵卓延,燕国公四子,自十六岁初登战场,至今征战已有二十多年,平生罕有败绩。只是他风格素来稳重,用兵如磐石,却是不如赵魏煌那种风雷火山般的风格容易引人注意。然而无论战绩还是战力,赵卓延都不容小视。

此次主持浮陆战场赵阀战区,即是对赵卓延实力的认可。

虽然赵卓延名声不显,不过帝国军中之人,却大多知道他,也都清楚这是最让人头疼的那种对手。

两名帝国将军目光再掠过其它赵阀将军,特别在赵卓延左手边的少将身上格外多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彼此互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浓浓的忌惮。

赵君弘,赵氏四公子之一,也算是自少成名的典范。若不是赵君度太过耀眼,他的名声当不只于此。只是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继展示出超卓的指挥才华之后,赵君弘的战力也突飞猛进,连连突破,此刻竟已是十二级,一时与赵君度并驾齐驱。

而在赵君弘身旁坐着的年轻人,赵君肃,不过二十出头,也是准将了。至此,昔日的赵氏四公子皆已是战将,从需要家族呵护,走到了能够独挡一面的地步。

而在另一侧坐着的赵风雷,虽然年纪大了些,但那也是和赵君弘、赵君肃比。现在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名少将,在帝国军方绝对属于少壮派。而这一辈中,赵阀还有赵君度、赵若曦和赵雨樱,更是阀内精华。

这就是赵阀,已不是人才济济可以形容。

这时沉默许久的赵卓延终于抬起头,环视一周,沉声说:“此次接应张阀大军,事关国运,意义无需我多说。此战就采用君弘之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无论在谁那里出了纰漏,都军法从事,绝无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