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龙角长出来了不要拔

“不知令郎识字了吗?读过书没?”他半天憋出了这么个问题。

苏连语心里一个白眼。

要是读过书了,还找你干嘛?

“未曾上过私塾呢,但识得两字,会背些诗句。”

苏连语脸上笑笑。

“球球,背来听听。”

球球的兴致又来了,看得出来他是一条挺自信的小龙。

一首李太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几天苏连语明里暗里调教了一下球球,矫正了读音也教会了几个字。

那教书先生,听了,略微吃惊。

“好,好。”他拍拍手。

“还要再来吗?”苏连语微笑着问。

未等那教书先生回答,球球便又抢着背起来。

再又是一首贺季真的《

回乡偶书》: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背完后,球球便咯咯地笑了起来,苏连语也陪着笑笑。

就剩下这教书先生有些懵,话语搁在喉咙里出不来。

“呃,好,好!”

他勉力。

“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呢?”苏连语再次问道。

“嗯,小小年纪能背这么多诗倒是好事。”给了点面子,他开始评头论足起来,绺了绺自己的长胡,“只不过,背诗这事,倒是次要的,论科举还是读书要紧。四书五经论语之类的不可缺,还需按那八股术行一下事,鄙人才疏浅薄,不过倒也取得了个秀才的名号,让这小公子到鄙人那读几天书,也算是个好事情。”

“费用呢?”

苏连语问。

“这个嘛。”

那教书先生晃了晃头。

“秋学,半两。”

苏连语:“……”

这价格贵得飞起啊。

哪家农民肯来你这读书啊。

“三钱。”

苏连语压了一下价,没得再多了。

那教书人听了,挠了一下头,意似尴尬地笑笑。

“行吧。”

秋季入学,还算有一段时间,这也不过才刚刚入夏。

不过,这回儿,读书的地方定下来了。

球球知道自己快要去读书了,高兴了一下,然后就继续出门逍遥地玩了,就是个土娃娃。

嗯,苏连语把凉掉的汤再加热一下。

……

新的一日。

太阳正好,照得屋子里有了些热气。

苏连语打算做个冬瓜汤,恰正刘婆婆送了些冬瓜片过来。

然而,刚刚开始切。

“……娘亲。”球球哭唧唧地从外头跑回来找她,一把扑到了她的身上,“娘亲……”

“啊?”

苏连语正做着菜,专心致志,一看自己的娃儿哭着来找自己,也没太放心上,只是继续操刀随口答应了一句:“怎么了呀?”

球球抱住她的腰。

“娘亲,”他顶着哭红的鼻子和眼圈儿,使劲地抱住苏连语抽泣,哭得非一般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