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口气平平,真如平常兄弟共话家常。可是听在薛海耳中,偏生不好回答,嗫嚅着说不出自己最想分担的就是族长之位,还有皇商的名头。
薛沛这时却猛拍了一下桌子:“是不是想着替我分担一下族长之位,还想着最好这皇商之位,也让与你?!”
薛海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来前他可是跟那几个说过自己的目的。不过当着另外六个人的面,他是将族长与皇商分开来说的,为的是自己得一个,再拿出一个来诱得众人一起发难,免得自己独木难支。
现在薛沛竟一下子指出自己心中所想,薛海生怕跟来的诸人发现自己的算计,不由道:“族长说的哪里话。不过是兄弟们听说族长身子不好,日后便是养好了也累不得心劳不得力。所以想着替族长分担一二,有族长指点着,才能让大家的生意不至因族长之病而耽误了。”
“是这样呀。”薛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老二只是担心族里的生意?”他还追问了一句,把剩下的人也看了一圈。
薛海被薛沛说得摸不着头脑了,谁不知道这族长一房每年除了生意分红外,独拿一成的利润,每每都有十几二十万两银子。现在薛沛这么平静的问出来,是几个意思,不是应该担心大家趁着他病,要占那一成的利润吗?
见薛海不答,薛沛好心的主动问其他人:“你们几个也是担心族里的生意,还是担心我一倒,这族中之事就没有人管了?”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起来,他们是两样都担心好不好,就是想不通薛沛为何先问生意之事。见大家不答,薛沛又道:“我已经给薛襄信了,等他回来,生意之事你们可以不必操心。”
“不行。”薛海以为自己明白了薛沛的想法:“薛襄不过一个庶子,哪怕他回来了,让他主持族中的生意,我头一个不服。”其他人也跟着说什么不服,不能让薛襄主持族中生意之事。
薛沛所说的薛襄,便是原着里薛宝琴之父、原主的庶弟。他与原主虽然没有分家,可是娶亲之后妻子与薛姨妈处不来,薛襄一向敬重嫡兄,不愿意兄长为难,跟原主支了五千两银子便自己出门做生意,每每半年才送回封报平安的信。
薛沛敢提他,是因为薛襄对原主这个嫡兄还是很尊敬的,两人又同住一府,遇事薛沛不管是得到消息还是处理起来都能快当得多。
薛海等七人也想到了这一点,知道若是生意被薛襄打理,跟薛沛自己打理没有什么区别,自己这一趟可就白来了。因此薛海道:“族长,也不光是生意的事。这族中如今人口日繁,每天的事务也不在少数,总有需要族长出面的时候。薛襄就算是能处理生意上的事,族中之事他可处理不了。”
薛襄是庶出,在族里说话并没有什么份量,薛海此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薛沛便点头:“原来如此,老二是觉得这族长之位,我也应该让出来。”
他说的很肯定,薛海有心想替自己辩解两句,可是刚才三绕两绕就让薛沛把生意之事放到了薛襄的头上,若是自己再不承认,说不定这族长之事,薛沛也会说让薛襄一并处理。毕竟这族里各房自有家主,需要族长出面的事,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多。
人家薛襄有族长开口支持,只处理些日常杂事也不是说不过去。薛海被逼得只好点头,还想给自己拉一块遮羞布:“我们也是怕族长太过劳累,不好将养身子。”
薛沛再次点头:“你们不早说。那你们觉得族长之位,应该由谁来担任的好?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我不再任族长,生意之事你们也不要再麻烦薛襄了。他是我的庶弟,替我做事还在情理之中,别人再让他做事就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