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笋天下奇,春风匆匆催上篱。
秦邮之薑肥胜肉,远莫致之长负腹。
先生一缽同僧居,别有方法供斋蔬。
山房扫地布豆粒,不烦勤荷烟中锄。
手份瀑泉洒作雨,覆以老瓦如穹庐。
平明发视玉髯磔,一夜怒长堪水菹。
自亲火候瀹鱼眼,带生芼入晴云碗。
碧丝高奈涎滑莼,脆响平欺辛螫蔊。
晚菘早韭各一时,非时不到诗人脾。
何如此隽咄嗟办,庾郎处贫未为惯。
大魏广德年间,一位学子陈嶷参加殿试,以豆芽为题吟诗作赋,其中经典之段为:
有彼物兮,冰肌玉质。
子不入淤泥,根不资于抉植。
金芽寸长,珠蕤双结,匪绿匪青,不丹不赤。
宛讶白龙之须,仿佛春蚕之蛰。
虽狂风疾雨,不减其芳;重露严霜,不凋其实。
物美而价轻,众知而易识。
不劳乎椒桂之调;不资乎刍蒙之汁。
数致而不穷,数餐而不馁。
这个考生简直妙语连珠,赞誉豆芽“冰肌玉质”“金芽寸长”“白龙之须”,把普通豆芽的生长、形态描绘得无以复加,并以物寓情,直抒胸臆,着实了得,他旋即金榜题名,后被朝廷委任为广江道御史。
“小施主真是博学多才,不知可否知道这豆芽还有一个对联典故?”
杨信阳说得口若悬河,忽地被打断,听得那声音澄澈耳熟,抬头看去,原来不知何时,那夜里的慧开和尚也来了。
慧开和尚一声白袍,仪态潇洒,哪怕手里拿着一只化缘的铜缽都不掩他的气质。
杨信阳闻言一笑,“慧开大师好啊,这是来我这小店化缘了?”
慧开和尚点点头,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