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王的李瑞他自然不可心胸狭隘,征服百越之地,开疆拓土乃是大事,他作为一个文治武功自负的皇帝自然以开疆拓土为首要。
如今皇帝春秋正盛,也非汉王起兵的时候;眼下都传蜀地又四十二年真主命,这对于汉王来说,心里知道是好事,可是却也是一柄利剑悬空,随时都有可能被李瑞斩下,所以他必须向皇帝示弱示好。
只是皇帝李瑞和汉王李盛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雍王也就是镇西大将军乾泰会举荐汉王本部人马为先锋将领。
乾泰的举荐,李瑞不得不慎重考虑;他心里最担心的便是两王相合;所以犹豫不决,最终让他做了决心的还是乾泰的那句:“最重要的便是取得百越之地,将帅相合相知是首要的”。
对于攻打百越诸部落李瑞是不担心的,所以给自己的四儿子一个副先锋的职衔,好让他历练历练。
自己的儿子总不能总是在这深宫大院之中;也要出去锻炼锻炼才行;老二、老三都是关外历练回来的人,所以这老四他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出征日子便定在了廿九,在乾十一和晨阳公主完婚后的两天。
就在父子两还在说话之际,夏荷来禀报说是户部尚书王朗来拜访了;乾泰领着乾十一赶忙出门迎接。
若是别人来了,他自然不用亲自出迎,只是这王朗如今身份便是乾十一岳丈于情于理不可怠慢。
王朗进了这书房之中也不墨迹,直接说道:“宫里陛下的决定你们已经知道了;眼下我来就是想要请教大将军一事儿”。
乾泰道:“王大人请说?”
王朗说说道:“汉王请旨征讨百越,皇上已然同意,且先锋大将为他的门生故吏邵衡;汉王取百越之地只是时间问题;取得百越之地,皇上自然要乘胜追击剿灭后陈;大将军,如此一来汉王势力会越发庞大起来,到时候汉王拥兵自重大将军且有法子对付?”
乾泰摇摇头道:“王大人,这事情可不是你我要担心的事情;到时候也是皇上担忧”。
王尚书点头道:“话是不错,可是那日十一在我府中和我父子两人商议的事情,如今已经应验;我是怕接下来若是汉王真的起兵谋逆;这江山只怕又是一场生灵涂炭呐”。
乾泰却是打断道:“王朗,你又不是这样悲天悯人的圣主;你想说什么便说就是了,拐弯抹角的让人听的好生累人”。
王朗面上有些尴尬,稍稍咳嗽两声以掩饰尴尬,嘴里说道:“那我便直说了;有些事情自然要早作准备;我请大将军帮个忙,我王氏一族想迁徙一部分族人入庭州”。
这事情前几日王朗便和乾十一说了一次,今日又提了起来,看来这位尚书的心里着实是慌了。
乾泰不以为然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就这事啊?你女婿就能给你办了,还需要找到我这来?”
乾泰嘴里这么讥讽着他,心里属实有些看不起自己这位亲家;说到底这王朗还是一个商人,趋吉避凶是他们的本质。
这天下战乱若起,这乾字旗子下的四州,却是难得安生之地了;他王家若想屹立不倒,得有高个子人罩着。
王朗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十一要待在京城,这庭州的事情,还是大将军你的话更有用些”。
耐不住这亲家这层关系,乾泰从腰间解下了一面玉牌交给王朗道:“这东西我四州的官员都认得;你拿着这东西,他们自然会给你行下方便的”。
王朗喜出望外,嘴里说道:“这便好、这便好”。
王朗收好了这玉牌,嘴里说道:“还有一事儿需要和大将军商议;这两孩子的婚事还有几日便到了,这府里也得张罗起来了,不知道大将军这府里是按庭州的婚俗来还是按咱们京城的婚俗来?”
乾泰摇头道:“我虽然多年在外,但是根子却是关内的人,我乾家取媳妇儿,自然是依着关内的习俗”。
乾家本身也是关内大族,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搬到了关外,到了乾泰这代只生了十一一个孩子,他娶媳妇儿,自然还是要遵着关内的习俗来。
王朗听他这么说嘴里便说道:“那好,这几日贱内便领着些下人来,给府里打扮打扮;晨儿的婚事是宫里操持,我府上便不装扮了”。
王晨也就是晨阳此次是宫里圣上赐婚,一切操持都是宫里在打点,王尚书这亲爹府上倒是落得个清净。
但毕竟为人父母,儿女婚事父母不上心也是不可能的,且眼下自己女儿若是按起尊卑来,便是他这个亲爹都得喊一句“公主”,嫁的人又是当朝唯一的异姓王家的独子,不管怎么说,他王朗一家都不能怠慢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