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页

但转念一想,娜塔莉·波特曼的嘴角又挂上了莫名的笑容。

欧洲三大电影节从来都是分蛋糕,既然《狂暴之路》已经分走了最佳女演员这一块,获得金棕榈的可能就变得更小了。

尽管从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态度上分析,《狂暴之路》获得金棕榈几率不大,不过投票结束后,她也不知道结果如何,最后是不是会从自己所愿。

“很抱歉……”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查理兹·塞隆故意对杜克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让你拿到金棕榈的可能变小了。”

杜克耸了耸肩,“那可未必,别忘了,这是最难以捉摸的欧洲三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像奥斯卡,并没有太固定的评奖标准,受到评委团喜好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比如这届评委会特别奖,就出人预料的诞生了双黄蛋,被英国与荷兰合拍的电影《鱼缸》,还有南韩导演朴赞旭的《蝙蝠》所分享。

其实这也不算奇怪和特别,戛纳电影节历史上不是没有产生过“双黄蛋”,特别是墨镜王担任评审团主席的那一届,甚至一口气产生了11名影帝与影后,从此成为电影界的千古笑柄。

双黄蛋不算太离奇的话,那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意外地拿下最佳导演奖,就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了。

布里兰特·曼多萨其实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他去年就以一部《客服帅哥》入围了竞赛单元,今年他同样入围了竞赛单元,但是新片《基纳瑞》反响极差,是本届电影节竞赛单元公认的烂片。

这位菲律宾导演上台领奖的时候,媒体席那边发出了一阵起哄的嘘声,弄得布里兰特·曼多萨好不尴尬。

颁奖典礼不像奥斯卡那样繁琐和娱乐化,速度进行的比较快,很快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悬念——金棕榈的归属。

伊莎贝尔·于佩尔和法国导演吕克·贝松一起站到了舞台上。

娜塔莉·波特曼先看了看伊莎贝尔·于佩尔,又转头看了看杜克所在的位置,目光最终落在了《白丝带》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身上,她有七成的把握,金棕榈会落在这个奥地利导演的头上。

金棕榈无疑是戛纳电影节份量最重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