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氏之前见贾琏为了王熙凤如此上进,也歇了反对的心思。
“既如此,那妾身改日就请媒婆上门提亲。”反正王家的凤丫头已经出了孝期。
贾赦见张氏不再反对,也笑了笑,“你能想开便好。”
“不想开又能怎么着?难不成还真逼着琏儿娶一个他不中意的姑娘?”张氏吃过夫妻不和睦的苦楚,自然不希望儿女也跟她一样,总归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再怎么着吃亏的也不可能是她的儿子。
王熙凤若是嫁到他们家,还跟闺阁里那样,张氏自然会好好教她。
张氏不反对,贾琏的婚事很快便定了下来,王家也没想到小辈里头居然还能跟荣国府攀上亲。
贾赦膝下就贾瑚和贾琏两个儿子,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该教的他都教了,至于儿子们未来夫妻之间过得如何,全看他们自己。
一年又一年,皇上日渐老迈,朝中党派之争愈发激烈,不少大臣请立太子,都被皇上压下。
皇上迟迟不立太子,自觉优秀的皇子们都觉得自己能胜任那个位置,争夺起来也全然不客气,你踩我我踩你,年年都有大戏。
这年贾母六十大寿,贾赦大摆筵席为贾母庆贺,因贾赦如今官位高权势大,不少权贵都来为贾母贺寿,诸位皇子有意拉拢贾赦,都送了重礼。
贾赦虽然收了礼,但转头又还了回去。
寿宴结束后,贾赦被贾母唤去了荣庆堂。
“赦儿,如今朝堂纷争不断,你可千万不要牵扯进去。”贾母作为府里的老封君,对于贾赦在朝堂上的事,并不过问,也没有资格过问朝堂之事,但她也有来往密切的手帕交,比如南安太妃,也能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事,原本她是不会担心这些事的,但这次贾赦为他大摆寿宴,诸位皇子的争相结交让贾母很是不安。
贾赦不欲将他被迫参与夺嫡的事告诉贾母,让贾母也烦扰,只笑着敷衍过去,安抚好有些忐忑的母亲,贾赦正打算回去,便听到贾母问他,“你弟弟外任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能回京?不说珠哥儿和元春,宝玉出生都七八年了,我这还没见过一眼呢。”
“母亲放心,很快二弟就会回来的。”贾赦笑着道。
这话听着像是敷衍,但实际上是贾赦今天难得说的一句实在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