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相以为通过的几率如何?”
赵曦倒是希望通过,可却清楚的知道不可能。关键是,他不希望朝臣继续关注土地,与他的大方略冲突。
“臣以为绝不可能。王介甫的新法,让各类产业占地不按照耕田缴税,而是增收两倍于产业的税收,就这一点,就不可能通过。”
“老臣直言不讳,国朝引导产业发展,工坊城出售各类产品,在国朝形成了开拓产业的局面。朝臣,从内阁议政到参政,掺和在各种产业中,这些产业的用地,大多数是原本无须纳税的耕田。”
“事实上,这些年产业发展的成果,确实导致了耕田减少。只要安南粮食交易有保障,国朝还不至于出现王介甫所说的粮荒的情况,自然也就没必要收缴占田税以备用。”
富弼所说的,提到了一个条件:安南粮食交易保障;提到了一个结果:国朝的耕田有减少;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占地到底该不该按耕田纳税。
赵曦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王安石非得要把生活政事搞得鸡飞狗跳的,为什么非得把改革玩出惊天动地来。
后世有种说法,叫软着陆。赵曦这么多年,就一直在本着这样的原则在改变国朝的现状。
就是王安石现在提出这种占地增税的想法,赵曦觉得再有几年,这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赵曦谋划多年,执政多年,所有的一切,从来没有试图去在现有基础上分割利益。作为后世人,对于大宋的当下,他完全能做到创造更多的利益来改变国朝的困境。
所以,一直以来的变革,都是基于稳定,不引起动荡的情况下施行的。即便是王安石的那些新法,赵曦也都做了调整,变成了缓和的,迂回的,不伤筋动骨的革新。
王安石看来对于国朝豪强是真的看不过眼,赵曦为他遮了阴,他自己还是要蹦出来惹人。还真是执拗!
对产业占地收缴不同于耕田的税,是正确的。可时机真的不合适。从赵曦的本意,自然是希望能通过,那样会减少他耗费心思。问题是,现在国朝的产业发展还处于襁褓中,还很娇嫩,还需要精心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