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零章 监察

或许对于市易吕嘉问确实费了心,相对于阴险奸诈和背祖忘典,赵曦倾向于用阴险狡诈。

再说了,启用吕惠卿,在出身这点没有任何质疑。对于市易寺衙门,吕嘉问个人资历上,就差了很多。

或许他要还是吕家的儿孙,或许还这能成,毕竟赵曦会卖吕家兄弟几人面子…~可惜!为了吕家兄弟的面子,他吕嘉问就是大才,赵曦也必定要将其压死,王安石硬推也不行。

国营寺……好吧,又是一个有点别扭的叫法。赵曦也明白,这是相公们为确定这两个衙门品级才这样做的。

不管是群牧寺还是司农寺,就包括大理寺,在国朝,始终跟工部、吏部、礼部、兵部等不等同。

这也是官制改革造成的。

在相公们的心思里,入内阁,必定应该具备各部尚书和国朝各大军州和府道经略的经历。新组建的这两个部门,给一个执政资格,应该算是相对折中的做法。

赵曦也是这样认为的。

薛向本来就有三司使副使的职衔,还兼任着皇家银行总理一职,本官也够格。

“国营寺统管国朝官办产业,将皇家银行纳入其官家也是应有之义。”

“市易寺和国营寺,一个具有庞大的产业主导权,是为财;一个享有监管一切易货职权,是为权。所以,在对两个衙门的监管上,还需要妥善处理。”

“先令其运行一段时间吧,待以后,借鉴两个衙门垂直管理的运行模式,朝廷可以设置垂直管理的监察衙门。”

“目前国朝的御史台功能,重风闻,轻证据,重弹劾,轻调查,重朝官,轻地方。可以以御史台为基本,尝试设置一套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监察纠察衙门。”

“职能包括纠察国朝所有官员,调查官吏贪渎,监督朝廷所有衙门履职和工作作风情况,并拿定一般性处理意见。”

这是赵曦早就酝酿想组建的衙门,甚至比市易监管和官办产业还重要。

“监察衙门的组建,配合着官制改革进行,最好在官制改革形成之前,此衙门也要运行起来。监察衙门的主官,必定为内阁成员,而监察衙门在执政级的指标分配上,要高于其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