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让我,有点难过。”

第130章

在他原本的认知里, 自己就是自己。

诚然,在他的记忆中存在着“杨灯楠”这一号人,但先天的排斥与割裂感摆在那里, 他从不认为自己和对方可以算作一人。

就像蝴蝶不等于毛虫、蚊子不等于孑孓一样。没有人会指着蝴蝶叫毛虫的, 因为它们本质就是不同的。

这是付思远一直以来的想法。这个想法是如此牢固,与他对廖斐的情感、以及对杨灯楠的排斥一起,构成了支撑在他精神内的三根柱子。

然而,在他认真翻阅过杨灯楠留下的字句后, 那根柱子, 却不可避免地动摇了。

他喜欢玫瑰,杨灯楠也喜欢;他喜欢甜饮, 杨灯楠也喜欢。他不喜与人交流接触,而杨灯楠因为一段童年被人排挤的经历, 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孤僻者;他觉得黑暗狭小的地方能让人有安全感, 而这恰恰是杨灯楠独有的解压方式……

那份小传里,杨灯楠以漫不经心的语句书写着自己的前半生。而付思远细数自己的种种特征, 竟都能在这份不长的小传里找到对应——这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喜好重合就能解释的事了。

他是杨灯楠的延续——在看完那份小传后,付思远无比清楚地意识到这了这一点。

他是杨灯楠的“果”, 而存在于他身上的一切, 都能从杨灯楠的身上找到“因”。就连他对杨灯楠本能的排斥,都有可能是建立在杨灯楠的自厌与自毁倾向上。而他最为强烈、最为珍惜的那份情感, 则可能是源于杨灯楠的一次心动与事后千百次的回甘……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存在、他的感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的名字, “付思远”, 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是傻子吗?”

在听完付思远不甚流畅的表达后, 廖斐沉默了好一会儿, 给出了这么一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