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空发帖?以我的名义?”
“是啊,我怕以我的名义出来做这件事情反而比较麻烦。你可以以修正剧本的幌子招聘人手,经过你的考核和认证之后,到时候直接把人手移交给剧组就行了,招人的花费什么的都是我们来。”
“这个,我行吗?”
“我给你配几个助手。”
“我没做过这种事情啊!”
“没关系,”沈正辉盯着哥斯拉,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可是提升原作者的话语权,”他故作严肃地说道,“原作者指定顾问,指定编剧,指定美术指导,而不是把版权卖出去就不闻不问,金庸、琼瑶的地位正在向网络写手招手,你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哥斯拉被这话忽悠得有些热血上涌,也不顾自己每天都要更新,“好的,我来。”
“我帮你在平京设一个办公室。”沈正辉马上拍板道。
第419章 不走寻常路
把具体的细务名义上交给作者,这是沈正辉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觉得改编网络小说成为电视剧这种事情,并不是简单地把网络小说的原作者就当作是原作者,把版权从网络小说作者手中买过来然后继续按照原来的套路搞就算了。实际上现在很多国产电视剧还是继续这样搞的,甚至亚视的电视剧也是这样——买一个本子回来,继续找原来的编剧修改一番,然后继续用原来美工、导演等等,拍出来的东西,除了主题不一样了之外,基本上还是那个味。就好像tvb万年不变的经典台词一样。
沈正辉觉得有必要对这个领域做一个拓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算是在建立新的标准和流程。即便是把权力名义上交给作者也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负责协助作者的工作人员是他派出去的,作者所做的种种计算和打算,包括人员的招聘最终也需要沈正辉的拍板。相反,用作者当幌子有时候正好形成有利的借口,一方面可以拒绝那些希望能够找关系的人,另一方面,这算是沈正辉在树立某种标杆。
影视圈行业中,伴随着影视娱乐的发展,除了演员之外,其他的人才都基本上是稀缺的,有时候高素质的演员同样是稀缺的。伴随着这几年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人才培养根本都跟不上了。以央视以前拍摄的电视剧为例,《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经典影视剧的拍摄,花费了多少力气?请全国知名的红学专家给演员进行培训、上课、阅读原著这些工作,是影片经典的底气,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他们并没有把整个拍摄过程流水线化过。也因此,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相矛盾的时候,质量就下降了,于是大量的琼瑶片、抗日神片、于妈片这些易于复制的电视剧纷纷被炮制出来。
所以,沈正辉不仅仅是要按照自己的趣味制作出经典的电视剧,他还要努力探索这种电视剧在程序上的制作方法。面对网络信息化的社会,仅仅依靠几个专业人士(导演、美术、服装、道具)来指导整部片子,难免会捉襟见肘,于是新式的电视剧的拍摄就需要更强大的生产力,和信息社会相结合的生产力。
娱乐圈的人员需求不会只沿着原来的方向简单地扩张人数,它更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拓展娱乐行业的范围。这就是《宰执天下》试探性的寻找的不是影视专业出身,但是和这部电视剧相关的专业人士。
实际上在《赤色黎明》和《战起1938》里面,沈正辉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编外的顾问了,但是这两部电视剧,需要的更多的是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作为顾问,它们的时代距离当前并不是太远,保持和世界对于过去相符合的印象并不算是困难,而在《宰执天下》上,问题就要复杂得多,既然沈正辉不希望这是一部简单一般的历史剧,主角又是一个穿越者,要凸显出现代人对于古代的疏离感和心理优势,那么在细节上就要花费更多更大的精力。
网络小说的阅读者和批评者,写作者这个圈子实际上已经非常庞大,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按照历史的话语来说“并没有正式地登上历史舞台”。沈正辉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这样他不仅要证明网络小说是一个大金矿,还要证明,网络小说的读者、写手和批评者也是一个大金矿,网络小说的评论圈子和影视制作圈子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