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页

“你听懂这个就行了。”四爷便道,“多了不需要。治人和治事是两回事,不用为难自己。”

乾隆:“……”好像皇额娘之前的话还是有些用处的,“可这事谁去办呢?”他倒是有心想自己派人,可自己连里面的门道都没听懂,那派谁肯定都不行呀。可用别人,朝臣会怎么想?

“皇家的事,皇家自己说了算。”跟朝臣毫不相干。

乾隆这才恍惚,为什么现在很多东西都打着皇家的旗号。目的就是少些掣肘的。这些东西说是朝廷的随时都能归朝廷。但要是掣肘了,那就是皇家内部的私事,外人干涉不得。而有了皇家的招牌,很多人才也才留的住。就像是内务府的官员说调任就调任了,资历反倒更好,都知道那是属于皇家的近臣。

法子呢,也确实是个好法子。

那皇阿玛您安排吧,儿子且等着。

心里心里笑,要不是打着皇家的牌子,弘历也不能真没干脆。毕竟皇家两个字,在他看来就是手拿把攥,出不了手掌心的事。

可这事谁去做?

十四、十六、二十这几个先被请来了。

皇家银行这事得有人挑头。

十四不干:“我这岁数了,颐养天年得了,管不了。”

十六翻白眼,就跟我还年轻一样。但是十四哥推辞了,好像他再推辞就有点不好了,于是就道,“四哥,跑腿的活弟弟是真不行了。难出面的事,得罪人的事,弟弟出头也行。”

二十这几个,猫着呢,反正不主动揽事。

四爷白了几个人一眼,十四和十六能干,但确实是干不动。二十几个还不如下面几个侄儿呢。他本来也没打算叫他们管这些事,不过是他们跟这些成年的侄子处的时间长些,看有没有推荐的。

十四就道:“您一直喜欢老十三,弘晓也是怡亲王了,他成的。”

成个屁!

这就是四爷比较生气的地方了。弘晓这孩子吧,要说好是真挺好的,为人宽厚气量大,做人处事上没有大毛病。才能上吧,也不是完全没有。但他的才气跟治国这些完全不搭嘎。人家喜欢,尤其是才子佳人一类的。之前四爷是真不知道,后来在书院里时间长了,这孩子开始放飞自我了,有那文人写的这一类书,还找弘晓给题词。然后弘晓看这一类也能看的泪洒三千行。那些作者出书的时候他甚至搭钱进去,觉得不能辜负了这样的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