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们也都是长公主了,参与管理书院顺利成章。但次二人在蒙多年,回来什么也不熟悉,也不过事挂个名分而已。
和婉心想,这不仅帮皇上解决了问题,还占住了名额,防着有人半路插手,再合适不过的办法了。
四爷又跟弘历提恰克图的事,“这事叫寨桑去办,他是熟门熟路。”
之前也没优待,如今虽说不算是朝政的事情,但到底是叫人办事呀。要想叫马儿跑,弘历很舍得给马儿吃草,于是就道,“郡王委屈了寨桑了。”意思是要升个亲王。
无所谓,蒙古这亲王今儿戴在你头上,明儿戴在他头上的,但肯升爵位也行。
林雨桐就趁机道:“寨桑跟竹心的婚事,就借着这次的事直接给作罢吧。”
如此,也叫人知道,只要实心任事,便是不联姻,该信重的还一样信重。
弘历想到的是这一点,想想也无所谓,两家都高兴的事,他为什么不做呢?
于是,宗人府那边一过,一道旨意下去,这事就得了呗。
可偏偏没想到,这个当口上,他相当于抡了他额娘一个大耳光。才说靠着指婚拿捏人呢,话音才刚落下,曾经给指婚的,说废也就废了。
由此可见,这指婚好像也不一定作数呀。
林雨桐叫了德海,低声吩咐了一通,叫他去安排。
和婉并不知道皇祖母安排了什么,她就觉得宫里那位太后太烦,那位还不如王府里自家那位亲祖母呢,一天到晚小戏看上,点心匣子抱上,能高乐一日是一日。不操闲心,不管闲事。于是她就道:“皇祖母对太后宽容的狠。”
便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也不必如此。
林雨桐摇头:“不顺眼的人都得捏死了?那世上的事还有什么趣儿。再说了,她一味的闹也不全是坏处。我还有很多大事……找不到契机。她闹了才好,闹的越大我才越好插手。”
所以,您刚才交代德海,是叫他安排人撺掇太后去闹吗?
太后确实是闹了,现实把二十一福晋叫进宫,训斥了半晌。听说是在雪地里跪了得有小半个时辰,还是下面的人瞧着不对,赶紧找了令妃,令妃请了乾隆,乾隆又大发了吴书来,这才把人给叫起来送到宫外。